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趁南风 第15节(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程如珩自嘲地摇摇,“小孩大多喜玩,我也不例外,所以当年是没少挨训的。”

    将就工作,拿那一块两块的薪,来应付生活开销、房贷、车贷;

    程如珩时刻不敢放松警惕,见状,连忙阻止她,“小心别栽去了。”

    虽然是夸西湖景的句,但她想到,也可以夸夸此景,此人。

    “要是能自由选择怎么生活,那可太了不起了。”他说,“古人为寻桃源,病终也未果,《礼记》里向往的大同社会迄今未能实现。或者说,很多人都是在将就。”

    程如珩洗耳恭听的姿态。

    脚踏不用太费力,方向盘用起来也方便。思思的短,踩不到,就趴在扶手边看风景,还想探,伸手去拨湖

    学中文当老师,就是一件他觉得,不会大差错,并且能得还行的事。

    向楠倒是没想到他会这么说。

    就像走在路上,你知这条路平直,前面没有危险,而左右的分岔路你不了解,也就不会去尝试。

    向楠想到第一次上课时,他讲到汤显祖十四岁中士,“程老师,你都读到博士了,是真的吧。”

    将就学习,在分数容许的范围,选个过得去的学校,然后拿毕业证;

    向楠问:“程老师,现在你的生活方式,是你喜的吗?”

    这涉及到了小孩的知识盲区,她摇摇

    程如珩笑笑,思思的脑袋,“现在的小孩有手机、电视,接受信息来得直接明了,学东西确实可能快一些。”

    “那你知西是什么吗?”

    向楠说:“比我厉害,我三四岁那会儿连《静夜思》都背得磕磕呢。”

    向楠问:“程老师,那你呢?”

    思思从善如地答:“把西湖比西,淡妆抹总相宜。宜是秦宜思的宜!”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思思兴致地接了句:“山空蒙雨亦奇!”

    向楠消化了会儿他说的,觉得他说得有理,但是,“程老师,有时候看得太通透,会很不快乐的。”

    “比如,你收到工资汇款,想到全国居民人均可支才三万多,是一幸运吧,你已经比大多数人好了。”

    他,示意她继续说。

    像国画里的人儿。

    向楠“啪啪啪”地鼓掌,毫不吝惜她的赞:“已经很厉害了。”

    她“哇”了声,“好厉害。”

    至于“”这个字,对他来说,太理想主义太宏伟了。

    向楠瞄了瞄程如珩,这可不就是男版西么。

    把思思捞回来,程如珩又看向对面的向楠,“你呢,为什么学计算机?”

    “说来你别笑话。”向楠咧嘴一笑,“我嘛,我很庸俗,就是听说好赚钱。”

    他靠坐的姿态闲适放松,发微微拂动,瞳孔颜淡了些,变成浅褐颌线条畅而清晰,如一笔而就。

    她又问:“思思,是谁教你的啊?”

    将就结婚,对方不一定是最合适或者最的,但没有一辈的时间耗费在去找那个人;

    从某程度来说,他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

    这回是程如珩答的:“没人教她,小孩好,看两遍就能背了。”

    毕竟,他看起来,就是十分光风霁月的形象,她还怕自己谈钱,他觉得太low。

    向楠颇为惊讶,她没记错的话,这是小学三年级课本上的诗,“哟,思思,你还会背呢,一句呢?”

    大多如此。

    程如珩又淡声说:“我来祁大后,这里的待遇不尽如人意,但我还是留来了,因为我一家,还有我朋友在这里,再换也很麻烦。”

    风大起来,他的声音模糊了些,“只是单纯觉得我可以学这个,就一直学去了。”

    她直了腰背,几乎和他平视,“这样,你换个角度,把‘将就’换成‘幸运’。”

    “我?”程如珩说着,无半分炫耀之意,“我从三岁起,就被我父母要求背《三字经》《论语》《千字文》那些,也不懂其意,死记背罢了。”

    程如珩笑了,但不是嘲笑,而是觉得她直率,“人各有志,为财为名为理想,都是一生活方式而已。”

    用在噎埖他上,大抵是要辜负的。

    “算不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