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盛唐小女官 第16节(1/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对于想法十分务实的大唐朝廷来说,状元什么的一都不重要,新科士全是刚考上来的愣青,排第一和排第一百又有什么区别?甭你是状还是状尾都得先观察个一年半载,再通过吏铨选决定给你授个什么官。

    没错,考上科举不是上能当官的,还得再继续考试!

    这段士考察期特别考验你的社能力以及慧识靠山能力,你要是个不会来事的,又没有位权重的前辈格外欣赏你隐藏得,那还是趁早歇了仕为官的心吧,否则等着你的只有山楚凄凉地。

    诸科之中当属士最难考。

    总的来说,要考状元那是非常考验综合素养的,你不能像明经科那样只读几经籍,天天捧着书念之乎者也。

    士要考经学、考时务策、考诗赋,明经科要学的,士科要学;明法、明算科要学的,士科业要学(需用于时务策的分析与应答);同时还要擅诗赋的创作,不仅要临场发挥好,平时也要注重经营自己的才名。

    也就是这些年逐渐行起来的科举风气:行卷。

    须知大唐科举是不糊名的,考官评定等次的时候会参考考生平时的作品质量,其名曰是要综合考虑考生的个人平、不能考一次考试定生死。

    这就导致行卷之风在大唐兴盛一时,考生们争相把自己的作品装帧好投到达官贵人门,争取能在乡试或省试中得个好名次。到后来甚至发展到有人载着一车车礼达官贵人,试图直接用钱砸开对方的门。

    所以说,士科的考试既要场发挥得好又要场外活动得好,你个人能力不足的话确实很难考到。不过这样考来的士应该非常适合当官就是了!

    毕竟能在官场混去的大多也是这类会来事的人才。

    个人能力过固然很重要,协调与沟通的才能也很重要。如果一个人当了官,没几天就和上峰闹僵、惹属怨愤,办起事来必然寸步难行。

    即便是王维这看起来不人间烟火的著名才,为了仕也是经常权贵社场合,比如早年他就曾随着岐王到游览,不时写捧一看到的景(实际上是在捧带自己看到此等景的人)。

    这诗一般叫应制诗,如果是皇帝让随行的人写诗,那是正儿八经的“应制”;如果是皇后、太的话,那就是“应令”;而如果是其余诸王,那就是“应教”。

    甭应的是什么,反正都是一个风格:词藻华,歌功颂德;全是技巧,毫无

    当年才十几岁的王维,便曾在岐王宴上写过许多首这样的诗。

    他名门,祖上是太原王氏,外祖家是博陵崔氏,两边都是世家大族,是以他少时便已才名远扬,在外更是颇受礼遇。即便是写应制诗,他也不必写太多违心的阿谀奉承。

    那些比他差的人就不知是何境遇了。

    王维挑拣着能给三娘讲的东西说给她听。

    光是王维透的这一鳞半爪,已经足够让三娘听得睛越睁越圆。

    想考状元果然好难啊!

    吃饱喝足,贺知章询问王维近来有没有什么新作。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