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盛唐小女官 第23节(3/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以让他万劫不复。

    三娘走着走着察觉李和张九龄掉队了,转一看,便见他们正立在那儿叙话。

    她刚才与张九龄闲谈时便觉这人不是寻常老人家,如今见他与李明显是认识的,不由蹬蹬蹬地跑回来询问:“你们刚才是装作不认得对方吗?”

    张九龄解释:“方才人多,不好叙旧,索先当不认得好了。”

    三娘听了觉得理,当即开始和张九龄互通起姓名来。

    张九龄笑:“我姓张,名九龄,这几年居丧岭南,不在安,你应当不认得我。”

    三娘睁圆了

    这名字她听过!

    张九龄奇:“怎么了?你连我的诗也背过?”

    三娘回忆片刻,赫然发现自己还真背过。她立刻给张九龄背了一句:“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当然了,这并不是她记住张九龄的主要原因。她记住张九龄的主要原因是,蟹饆饠好吃!

    这诗还是贺知章给她介绍张九龄时给她念的呢,说是张九龄的诗清新隽永,与他骂人骂得特别狠的臭脾气极不相称。

    想到这里,三娘好奇地偷偷多看张九龄几,横看竖看也看不前这个形消瘦的小老儿哪来那么的战斗力。

    三娘是个很讲礼貌的好孩,不可能对着张九龄本人把这份疑问问,只和张九龄夸起了重宴上尝到的岭南味来。

    听贺学士说那正是从张九龄家学来的法!

    张九龄:“那也不是我们家的吃法,我也是从旁人那儿学来的。”

    他家乡虽也是岭南,但属于偏北的地方了,差不多挨着江西。

    蟹饆饠这吃法其实是沿海州县传过来的,记得他当初在安想吃岭南味,特地雇了个岭南来的厨,一尝才发现便是岭南的吃也分东西南北。

    与他记忆中的“家乡之味”那是一都不沾边的。

    但那些吃尝起来还香,他也就没特意去换人。

    三娘听他讲述岭南诸地各不相同的饮习惯,只觉大唐可真是够大的。

    她从小便在安一带大,吃的喝的基本都是关中的味,从不知光是一个岭南都有这么多差异。

    都说“民以为天”,饮习惯往往能反映当地的农业、风俗、经济等等方面的况,比如你看当地许多人家不算大富大贵,饭桌上却总不缺鱼虾蟹,那他们那一带应当大多都是以捕鱼为业的上人家。

    对于这些自己不了解的东西,三娘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