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刚才没机会向贺知章他们仔细请教,这会儿当然要逮着李隆基问个尽兴。
见到三娘得了这样的待遇,哪怕是刚才在心里说酸话的人也不得不面对现实:看来这郭家三娘确实有那么一诗才,否则不会连圣人都对她这般另
相待。
他当真给三娘讲起更多合用的典故来,听得三娘乌瞳更为炙亮,满脸都写着“您好厉害啊”的惊叹。
那可是李年啊!
可怜郭家祖父熬了大半天,才算摸到三娘的诗稿。
许多人正各怀心思地暗自琢磨着,李年三兄弟已经
好演奏准备。
娘咧,哪家小孩第一次写诗能这样的风
?
座中王侯将相也不乏曾喜李
年的,见李隆基把他们召来奏唱俱是放
了手里的酒杯,饶有兴致地准备听他们唱新曲。
……难怪贺知章他们都指
她。
他们在梨园中地位超然,宴上由他们演
时大半
廷乐师都听凭他们调度,可见他们多得李隆基
重。
李隆基:“……”
面对小孩儿满期待的灼亮目光,李隆基哪怕不懂也要装懂,何况他本来就是个
擅此
的风雅帝王。
那可是圣人啊!
李隆基笑:“你若是写不
诗来,也是没这个机会的。”
旁人在他面前怕是都不敢开了。
李隆基一走,三娘便不好再赖在上首,立刻哒哒哒地跑回她祖父边。
知里,李隆基是天,是一国之尊,是整个大唐的所有者,那么李隆基一定是个无所不知的聪明人!
在场这百来号人有几首诗能呈到御前去?
李隆基心颇不错,万般惬意地倚坐在那儿听三娘提问。
三娘回答:“是他们唱得好!”她只觉得李年他们唱得特别好听,舞也特别好看。三娘满脸
喜地说
,“我本来只想请贺学士他们帮我
评一二,没想到您竟能让这么厉害的人把我的诗奏唱
来。您对我真好!”
本章尚未读完,请击
一页继续阅读---->>>
李年先向李隆基施了一礼,又转
向众人行礼。接着诸乐师便奏起丝竹萧
,其弟彭年随着乐声翩然起舞。
三娘挨在李隆基旁坐着,占了最好的观赏视野,能把李
年兄弟三人看得清清楚楚。她听到李
年唱起来时便愣住了,一时都认不
这是自己刚才写的诗,只觉这人的歌
真是她从来没见识过的好听。
主要还是三娘聪慧,一就通,往往你只是讲了个词,她便能明白你要说的
是什么。
李年唱过的诗,哪首不是传遍大江南北?
他们兄弟之中鹤年擅歌,彭年擅舞,年不仅曾以歌
名动一时,还
擅多
乐
。
一曲毕,满堂都忍不住喝起彩来。
李隆基平生最的是音乐,经常亲临梨园
拨诸乐师,时不时享受一
为人师的乐趣。指导小孩
写诗如何用典这
事他倒是第一次
,
觉还
不赖。
三娘也不由跟着喝几声,直至发现李隆基在旁笑睨着她,她才不好意思地坐回位置上当个乖巧的小孩儿。
这小孩还真是一都不拘束。
他想到这诗稿经了那么多人的手,还在圣人手里逗留了那么久,不释手地看了半天后便珍而重之地把它揣好,准备回
拿去祖宗灵前供起来。
他命人再择些写得好的诗拿去给李年他们唱,一时间场中又
闹起来。
李隆基乐:“看来你觉得自己的诗写得很不错?”
李年于曲声舞影中唱起了新诗第一句,其弟鹤年则从旁相和。三人从小便生活在一起,兄弟间的默契无人能及,丝毫看不
这是他们只有那么短促的准备时间。
酒过三巡,诗也唱了几,李隆基便先行离席了。
若说此前三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