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盛唐小女官 第44节(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今年要开的制科考试名为博学宏词科,事实上这个科目其实已经有脱离制科考试范畴了。

    当天午李俅他们过来找三娘玩耍, 却被告知三娘不在家,据说是被贺知章带去看书了。

    王昌龄没想到三娘竟还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李俨他们知晓以后便直奔秘书省。

    三娘玩野了的心思都收回来了,迫不及待想要多多地看书。

    既然已经打扰了对方读书,三娘便学着他直接坐到地上,正儿八经地向对方歉:“我不是有意吵到您的。”

    那中年文士这才从书中抬起来。相比起李隆基偏好的选官标准(主要指得好),他的相貌称不上多么众,反而着张饱经风霜的脸庞,瞧着像郭仪一样经受过外风霜的洗礼。

    愁人哟!

    三娘闻言大兴趣,积极地和中年文士互通姓名,这才知晓此人竟是有名的诗人王昌龄。

    她和中年文士说起自己刚了解到的博学宏词科,不知得看多少书才称得上是博学,真的好难啊!

    没当官的可以当官,上了官的可以升官,就是这么快乐!

开的是博学宏词科。

    不仅考试容和科举不同, 连应试者份也和科举不同,这是在职官员也能应试的考试。

    中年文士听闻她还想选博学宏词科,只觉这小娃娃当真有志气。他说:“我今年正好想去考,你要是有兴趣我可以推荐你一些书。”

    至于上哪儿看去, 那当然是去秘书省。

    博学的意思大概是百家之学都要懂一

    只能期望自己能慢慢变得博学起来。

    许是因为自从开元十九年开博学宏词科选上来几个合心意的人才, 李隆基便觉得这个科目与大唐有缘, 决定每年都开设博学宏词科随机考一批青年才俊。

    三娘整个人都呆住了,惊奇地起绕着王昌龄走来走去,仿佛瞧见了什么稀世大宝贝。

    大伙都在休假,秘书省没什么人在,贺知章捎带个三娘去倒不是什么大事。

    中年文士见她这么小一个女娃娃在秘书省中来去自如,已然猜她是什么份。他询问:“没事,你是要找什么书吗?”

    不少人都跃跃试想参与。

    以前李想看禁中藏书也是轻轻松松便能借阅。

    三娘:“你就是‘秦时明月汉时关’!”

    三娘:“我有许多书想看。”

    至于宏词,她一时半会都不敢去想。

    三娘对朝廷人才选方式的了解仅限于科举, 哪里知还有这样的考试, 立刻积极地把开元年间的制科考试都问了个遍。

    王昌龄被她绕得前发,不由追问:“怎么了?”

    贺知章既然被称为“贺监”,主要职务就是理整个大唐的书籍相关事宜, 是以他虽然没有把家里的藏书搬来洛,却不缺给三娘遍阅群书的权限。

    她兴致地把自己知的王昌龄的诗都背了一遍,非常顺溜地从《》背到《从军行》。

    三娘此时已经被东都秘书省浩如烟海的藏书引住了,等她看完一卷书准备换个书架找书看,就瞧见有个四十的中年文士坐在那儿拿着卷书在读,全然没有注意到她的到来。

    可是光看“博学宏词”四个字就知很难考,听说一次只能选个,了天十来个,想考上太难啦!

    三娘明白了这博学宏词科是怎么回事,暗自把它扒拉到自己的备考目标上。

    这不,今年的博学宏词科考场就设在洛, 时间初步定在六月, 主要面向的对象是朝中官位低微的官员以及东都这边的漏网人才。

    三娘微讶,蹑手蹑脚地想绕过对方,却不小心碰到了书架上垂落的竹制书签,竹片碰在一起叮叮当当地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