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地方志的习惯,不过三娘曾在禁中读过《华国志》《
经注》《括地志》等等著作,都是介绍各地风土人
以及地理风貌的书籍。
如果把范围划定在蓝田县,那么工作量应该会小很多,耗费的时间也会短很多,说不准能在崔县令任期
修完。
这书是不能私自修的,须得上
首肯了才行。
像郑虔当初在协律郎位置上负责采集风谣,自己一时手写了八十几篇文章
评当代风
人
,结果被人举报“私撰国史”,
生生被贬
去好些年。
三娘一个九品县尉当然牵不了这个,所以她得说服崔县令参与
来,由他上报修纂《蓝田县志》的计划。
崔县令耐心听着三娘讲述关于编修县志的计划,越听越是心惊。
只在县里走了这么两天,这郭家三娘居然就拿这般完善的计划来,着实让人难以置信。
尤其是她已经把过去各方志的
髓都归纳总结
来,搭建
整本县志的框架——他们要
的,只是往里
填充相关
容而已!
难怪贺监他们都对这小娘格外偏
,她
起事来真是又快又利落。
甚至还有把控全局的能耐和魄力。
崔县令:“我会拟个奏本上书朝廷禀报此事,郭少府这几天可以继续
去走走,有什么想法都可以与我们讲讲。”
他算是看明白了,人家真不是来走个过场的,而是真的想在县尉任上实事。
你说修《县志》能算什么实事?
那肯定是算的!
想想看,谁家要想上咱县志,总得对县里有贡献吧?以前的贡献你说不来,当场修个桥铺个路挖个沟渠什么的,那也算是善事一桩了。
再把地方上的特产、名产以及能工巧匠都列来,那影响也大着呢,
去
买卖都能多一样能
嘘的事——我家这大杏可是上过县志的,买我们家的准没错!
别觉得名声不重要,名声要是不重要,哪来那么多人慕名来买他们蓝田玉?
既然都来买玉了,那可以再来尝尝咱蓝田县的特、带
咱蓝田县的土特产回去给自家亲友,这可都是县志上介绍过的哟!
所以说如果能编纂一本足够权威的县志,对当地来说绝对是一桩了不得的大事。
没见到世家都修族谱吗?
记个名字、记几句功绩,能有什么用?偏偏许多人都抱着这个当宝,达官贵人以及天
读书人也都以与世家通婚为荣。
这东西就是这么让人稀罕!
崔县令就是吃着这个好大的,所以三娘一说修县志,他瞬间想通了背后
关节。只要上
批了,他们一准能以《县志》为饵把整个蓝田县盘活。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