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太平歌 第14节(3/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都要安顿好的。

    她对江南最了解的只有是粮米和生丝织品的生意。她不能拥有权力,那就需要很多很多钱,多到能影响到很多很多人才行。

    野心这个东西,生来就收不回去了。

    阁的八位议政大臣,大半都江南,南北之争积弊已久,周家江南,当年能扶摇直上,是因为扶持两位门生阁议政,所以彻底笼络了文官,有了拥趸。

    悍勇如裴岘,这帮北地文臣,裴岘年少权臣,虽然一直领的是七品的察使,但是权力一直盖过巡抚,以小大,一直是陛的克制江南党的手段。

    只是后来上京城讧不断,边疆一直受扰,裴岘就领了兵去守河西,朝中人都觉得是他和江南文官低了,也可能是他对上京城失望吧,自此再没有回过上京城。

    “陇西回信了吗?”,赵幼澄低看着书,边问冬青。

    冬青正站在廊檐和小女婢们训话。她自己年纪不大,但是说话事非常有条理,将太微中的女婢们的服服帖帖。

    正说着见守门的人来说信到了。

    赵幼澄拆了信,来信的是舅舅。和往常一样,只是问候,不曾说什么。只是信的结尾,舅父说了句,近来族中有人走了张大人的路

    他到时候会送族中几个弟来上京城求学。

    赵幼澄反复思量,走了右侍郎张缙的路,张缙这个人她知的不多,但这人是松江府人。

    冬凌回来的很快,来报说:“再过几日剩的行李就都到了。”

    冬青还在熬药,冬凌话短说:“殿吩咐的事,我打听清楚了。江南的夏粮已经发,漕运走得慢,只是听说现在停在江都,其他的打听不到。”

    赵幼澄一听就知为什么。

    向来江南的夏粮没有全乎京的,走一路丢一路,漂没只剩六七成都算的。陛不知吗?大约是知的,但是没办法。

    等着米锅,阁的条陈已经获批,就说明大家都知的。

    “我知了。”

    冬凌又说:“咱们在姑苏的粮米生意不够大,要是北上,怕……”

    赵幼澄随手翻着账本:“怕什么,上京城龙蟠虎踞,只要不张扬没人会说什么。何况我们是江南粮商。”

    冬凌去后,她还在看账簿,谁能想到文敬太女,算学和买卖的极好。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