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节(1/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从庄王府来之后,秋绥明显觉到自家公主的心不好,可这些和政治有关的事,并不是她一个侍女可以多嘴去问的。温昭明静静地靠在车的墙上发呆。她虽然不涉政治,可皇城里大的女,哪有懵然无知的人。她自然能看得大家都对她的亲事各怀鬼胎。

    “秋绥。”温昭明的睛动了动,“简单收拾东西,五日后,我要南去扬州。”

    扬州是江南腹地,如今初夏时节正是一年中最莺飞草的光景。

    离京不过是为了逃避秦氏带来的诸多麻烦,拜访外祖父只是个托辞,所以温昭明一路上游山玩,在经过常州时,也短暂的停驻了几天。

    恰逢报恩寺一年一度的观佛节。报恩寺是常州香火最盛的寺庙,当中的琉璃塔供奉的藏舍利最为著名。塔二十六丈,燃放明灯一百四十六盏,塔间镂刻有方尺佛像,青绿藻井彩华,宛若华盖。

    金碧辉煌,照耀云际。塔檐角缀以鸣铎,若是在雨夜之中,可以响彻数里。(注)寺庙中陈列了诸多平日里并不示人的珍宝,移步换景,光溢彩,人群中不乏有啧啧赞叹之声。温昭明挤在人群之中,回时已经和侍女走散了。

    绕过佛塔便是一条继续上山的小路,前来观佛的信众们也都大多止步于此。温昭明在原地站了一会,仍然不曾见到侍女上前,索拾阶而上,向半山走去。

    大报恩寺是昔年昭帝在位时所建,耗时十九年,规模宏大,香火旺盛。温昭明又往山上行了半个时辰,才终于安静来,除了偶尔的钟声外,只能听见偶尔的鸟鸣。天朗气清,云影徘徊。温昭明被一阵孩童的读书声引。

    在大梁朝时期,有些寺院会设立读书的草庐,供穷人家的孩看书学习。寺庙中也会有识文断字的僧侣一边讲授课业,一边传授佛法。

    温昭明其实对于佛法所知不多,但只因授课那人的声音动听宛若石上寒泉,不由凝神细听起来。

    昔日朝中供皇公主们开蒙的大多是翰林院五经博士或阁辅臣,都是些年逾半百的学究们,温昭明还从未听过这样年轻的人教读文章。

    绕过一个参天古槐,便见清幽竹林间立着两间草庐,在草庐外的空地上坐着一群七八岁的孩,一清癯的少年正背对她而立。

    他着素白湖绸直裰,上以浅丝线绣竹纹。因未到冠龄,乌发用月白发带束起。竹林旁三株西府海棠灿若云霞,他立于其,落沾衣,风盈于袖,衣袂翩然。纵然只看到背影,便觉得焕然若仙人一般。

    “云腾致雨,结为霜。金生丽,玉昆冈。”

    他声音平静温和,尚带少年人特有的喑哑,他手中并未握卷,这些文章都是自他心中的默诵的。不过是世家弟开蒙用的千字文,他平声诵,宛若寒泉溅落,畅而安宁。

    在竹林外扫地的小僧见温昭明驻足,也与她赞叹:“这是藏山舍家的小公,姓宋名也川,今年也不过十五岁,每隔五日便会来寺中为这群孩讲学。也会有人专程赶来听他授课。”

    他恰巧转,温昭明看到了他的睛。瞳仁漆黑如墨,沉静又带着万川归海般的寂然。羽睫随他睛的眨动,宛如蝶翅轻展。他颌微抬,姿如竹,树影摇动之间,他少年风骨,眉目清朗,宛若一只振翅飞的鹤。周围听课的游人中亦有人发赞叹声。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