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3节(2/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国舅爷范清矩其实颇为不羁,他除了经学造诣极外,十分旁学杂收。拒雪堂里,藏书众多,更有许多御书房里绝对不会现的,非正统的书。

    说到底还是怪自己见猎心喜,看到盛家两个表兄着实是将才,又娴熟海上贸易。他谋海事已久,偏偏这几年没腾手脚,到合适的人。这海事一开,必动许多人利益,光靠主君支持是不够的,非大智大勇、能文能武,既了解海事,又通朝廷官僚关节之臣不可为,心还要极忍,不能过于迂直,否则便是玉石俱焚,一败涂地。

    那就是在三鼎甲更前一些,许莼就已发现了自己份,兴许是诗集,兴许是……他看了兴,这憨招待两位表兄,又是在京里,不大会掩饰,被发现份官职大概也不奇怪。

    他将诗集放,看苏槐那边已呈了贺知秋写好的记录,他一页一页翻看,前边倒都正常客话,无非都是文人卖才学。待到谢翡来后,便就开始说些朝廷之事。

    他目光落在了“岁羽殿”上,心已明了,许莼特意问了岁羽殿什么意思,但看上前后叙述并无异常,仿佛只是好奇随一问,并不惊异。这一问更似印证,不是才发现的样。而谢翡还要刻意解释一正合帝讳,范牧村这时候也还显着幼时分,标榜着这是他亲自题的匾额。哪怕许莼之前半信半疑的,听到这个恐怕就全然明白了。

    范牧村选先印这本诗集,想来是知自己知了也不会反对,那里确实留了太多他的回忆。

    也不知舅父服鸩毒时,是否亦是觉得一死方休,再无系累?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因此他当时更喜去国舅府,一则那是太后唯一对他放松制的地方,二则国舅为人有趣,在拒雪堂,他会卸那在里一本正经的严肃面,言语诙谐,不再十分讲究君臣之礼,反倒待他更似亲人小辈一般教导和护。

    兴海事绝不仅仅是开几条海路,行海上贸易如此简单。东南财赋重区,没有大的海防军务支持,不成。前朝剿平浙东红倭寇的朱秋崖,被诬擅杀,激愤服毒。可悲的是他为剿寇主张禁海,却偏偏又与主张通海的重臣及闽浙士民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泛海通番与保护商队拒寇海上,这本该是互为齿的。

    谢翊慢慢将那几页纸看完,想起许莼这暑之病来得突然,如今看来,必是心中烦闷,那日见到自己,不似之前憨顽天真,又分外黏人,还着话问自己对三鼎甲的看

    他这份本来也没打算瞒着许莼太久,原是打算着等他了孝,回太学上课。届时靖国公府这些糟心事也淡了,到时候再找个合适的时机慢慢和他说。到时候盛家太夫人去世已久,房都离远了,盛夫人当家作主,许莼便是知自己曾预此案,知祖母和房的腌臜事,也不至于对自己生怨或是在心中有什么嫌隙。

    并不需要多久,他就翻到了那句“生死方来无系累”,前面清晰地写着“明夷”。他其实已不太记得作过这诗句,这样类似的联句太过寻常。但唯一这一次,舅父特意记录了来,觉得他们两人稚暮气语,十分奇怪,如今看来,竟是一语成谶。

    因此盛家这三个有勇有谋的儿,不怪他一见便动了招贤的心,这才吩咐方兴去招待结,埋一闲棋,想着来日和许莼说开,便提他舅家一二。许莼自己不愿朝,那总得有人护得住他,三位表哥便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盛家人个个明能,许莼的舅父既是掌家的,能教三个儿如此优秀,恐怕也不是一般人。

    拒雪堂是舅父的书斋,他自幼是舅父亲自启蒙,偶尔会去国舅府,在拒雪堂里习字学书看杂书的时间也不少。

    之后的官员,不是被调走,便是被冒功,被政敌参纵寇、嗜酒费事问斩,多少重臣在海务剿寇上被吞噬,正显示着这其中利益的错综复杂,唯心志定之能臣方可谋之。

    他和范牧村当时就十分喜在书架上寻找自己兴趣的书来看,并且相互推荐。当初李卓吾的著作,他就是在舅父书斋里找到的。

的书稿,他也并未在意,只吩咐放着。此刻他却一本一本取了来,然后看到其中的《拒雪堂诗集》,伸手拿了起来,慢慢翻着。

    他拿起那本诗集,慢慢翻着,许多诗他都能背诵,有些他甚至还能回忆起舅父写那首诗时的景。是大雪压低竹枝,啪啪有声时,是雨中落一地红,是夏日午后去钓鱼归来,手里满把莲蓬和一串掌不到的小鱼,是秋日收集桂,给舅母作糕,范牧村爬上的桂树,摇落满地金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