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经上“贪”有好多不同的说法,譬如它又叫“
”也就是希望、追求、渴求的意思。人到底希望什么?又渴求什么呢?人在
心的需求上,最主要的不外是贪“
、声、香、味、
”五
,
睛贪好看的、耳朵贪
声、鼻
贪香、
贪好味、
贪接
的舒适
。总之,凡是好的都喜
贪。但是,人本来就不能不吃饭、不睡觉,
睛不能不看,耳朵也不能不听。所以,贪是指我们过分的要求,就如我常跟弟
们说的:“得到需要的东西不是贪,想获得不需要的就是贪了。”实际上,人们真正的需要并不多,譬如我们睡觉只需要一个床铺,吃饭只要吃饱就够了。。,可是人仍然想要追求、获得很多东西,为什么人会这么贪得无厌呢?这和人的心理有关。人的心理有一
想永远据为己有的
望,因为一般人想要贪着的东西都是不能永远保有的,但是当拥有以后又开始担心会失去。以金钱为例,我们日常所需的
费并不多,但是一般人总是害怕得到的金钱很快就会用完,所以希望财产能够愈积愈多,以备不时之需,结果变得贪得无厌。贪心的人就像一只爬在结满果实的桃树上的猴
,牠看到满树饱满
滴的桃
,每一颗都想吃,结果摘了一个往手里放,又摘两个夹在腋
;摘到最后,不但一颗桃
都没有吃到,还把自己累死了。人往往就是这样,被贪心带来的许多烦恼给累死了。俗语说:“人为财死,鸟为
亡。”其实人并不仅是对财
贪着,对很多东西也都是贪得无厌地追求、争取。人和人之间很多的磨
和不协调,也都是因此而起的。所以,贪心不仅为自己带来困扰,也会为社会、自然带来灾难。本来人在衣、
、住、行等方面的需要并不多,如果是在个人的需要之外,为全
大众的需要考虑,这就不叫
贪,譬如希望大众能够有衣服穿、有车
坐、有房
可住,为社会众生造福,就不叫
贪。因此,我们除了自己需要的东西以外,不可要得太多。适可而止需要智慧,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时时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看自己到底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