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 261 章 又是一年(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聊表心意即可。等到人家也有事宴请时,再回重礼。若是一儿都不回,那便是失了礼数。吴蔚的笑容愈发灿烂,说“咱们成衣铺的新系列贺新的成衣,准备的怎么样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已经来十几了,怎么你打算用咱们的成衣给这些大人回礼”“是啊,看着就要过年了,各家各都会需要新衣裳的。”“可这会不会寒酸了些”“谁说的咱们的冬衣要十几二十两呢,你的手艺,那可是多少银也买不来的”吴蔚珠一转,凑到柳翠微边煞有介事地说“明日你一到铺里,就把咱们的贺新系列成衣挂来几,不论款式,大小,一律标价二十两。”“嗯,知了。”柳翠微觉得反正也卖不去,标价多少就随她们家蔚蔚开心吧,她还是不太相信会有人二十两银买一件衣裳。之后的几日,吴蔚每日都会去一趟成衣铺,每次都带几件成衣门,用她专门定制的布袋装好,照官职从到低的顺序,给那些送了乔迁礼的大人们回礼。吴蔚送这些成衣之后的几日,吴柳记成衣铺几乎每日都能迎来一两批客人,这些人大多是家丁打扮,也有专门换上便装前来的,到了店里并不多言,只是看看挂在架上的成衣的价格,偶尔也有一两个人询问柳翠微为何店里的成衣这么贵柳翠微照和吴蔚一早就商量好的说辞,面带笑容,有理有据地答了,对方听完也不多言,转离去。这当然也是吴蔚商业计划中的一环,她就不信此等品质的成衣,那些大人们会丢了即便他们自己不屑穿,嫡嫡女不屑穿,赏给家中的庶庶女总行吧那对吴柳记成衣铺而言,也是一个活招牌,随着潜移默化的宣传,等到次换季的时候,吴柳记定能迎来一笔大订单事实证明吴蔚的想法还是保守了,距离过年还剩半个月,吴柳记成衣铺就迎来了第一笔上门生意,对方了一百两订金,让柳翠微带着绣娘过府去给公们量尺寸。柳翠微回家之后,激动地告诉吴蔚,对方竟是宜王府的“典仪”住的地方离吴宅不算远,这位典仪嗣繁茂,吴蔚上次送去的回礼被这位典仪给了自己的一个庶女,这位庶小穿着新衣裳去给老夫人请安时,老夫人直夸这衣裳的针脚好,绣样也好,棉絮填的也扎实,看着要过年了,老夫人便了银,让给家里的少爷小们都照着这个样新衣裳来。这位典仪原本还有些看不上吴蔚的成衣,却不好违背了自家母亲的心意,便有了这单生意。吴蔚翻自己询问家后写的小册典仪,正八品。吴蔚笑得见牙不见,这笔订单吴柳记泪赚了一大半接来的日,柳翠微全心投到了订单中,吴蔚则是一改之前的散漫,日日到宜王府去卯,绝大多数时候是见不到宜王的,只需在门房的册上填个名,然后到偏厅去稍坐一会儿,看时辰差不多了再从角门告辞,除了要每日早起外,倒也没什么。从宜王府来,吴蔚信步归家,官服换成常服,再骑到米庄去上工。柳二娘坐满了四十天的月,也现在了榨油坊,偶尔过来和吴蔚说会儿闲话,一天过得倒是也快。爆竹声声辞旧岁,又是一年除夕时。街上的铺关门,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尽数归家,享受团圆。泰州的城门虽然一直也没开,但泰州百姓的生活却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听说最近城门的关卡放宽了不少,城的手续不似从前那么严了,不再需要得到宜王府的首肯,在城门就能办理,而且只要有正当理由并说明沿途和归期的,一般都会得到城的准许。张生动了心思,想回张家村去看看,他听说张氏的祠堂已经毁于洪中了,若是村里有集中修缮的意思,他愿意力。张生问吴蔚要不要一起回去看看,吴蔚想了想,拒绝了。张家村里吴蔚所记挂的人,都在边,除了张成这个朋友,他是清河县的知县,并不需要自己担心。原本两家人是想凑到一起守岁的,人多也闹些,可前些日生的父亲突然不适,恐过了病气,便各自过年了。吴蔚把李大一家都接了过来,闹闹过了一个大年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