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40(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康熙淡淡地“嗯”了一声,不说是,也不说不是,

称呼“温室里大的骨朵”。

    胤礽苦思冥想:“所以汗阿玛与儿臣说这些,是为了询问儿臣对待文字控制之事的看法吗?”

    学史越久,对于史书上的寥寥数笔更加清晰明了,所学知识越多,悟更为刻。

    胤礽低看看自己:“儿臣哪来的仙气,儿臣浑都接地气的很,汗阿玛可别嘲笑儿臣了。”

    年轻时不好好教他,等他真正大到风光霁月,心灵洁的时候,恐怕就很难再掰回来了。

    胤礽想了想,思索:“儿臣是大清的储君,所站的立场当然是大清的立场了。况且文字之事,自古以来就有,古时候齐国崔杼弑君篡位,史官如实记,当即首异。秦始皇还焚书坑儒呢!西汉时杨恽腰斩,宋朝苏轼的乌台诗案。”

    “不过,汗阿玛与儿臣提起《明史》案,是因为儿臣所提杂志之事会有潜在威胁,让人传播一些‘’的容吗?”

    康熙想要培养的,是能够与他“政见相合”的继承人,包括那只小仙兽,他也想要一起影响了。

    瞧瞧那完成了统一七国霸业的秦皇,培养一个“仁厚”的继承人扶苏,晚年时父二人关系不睦,政见多有不合。

    “之前儿臣在参政时就知大清有将书籍刊印监起来的门,版刊印书籍,编辑书号登记在册,这些都已经有了基础,汗阿玛应该不会担心会有人借杂志而发表不好的言论才是。”

    “你觉得皇考的对?”康熙意外:“朕当你会受仙兽影响,说一些带‘仙气’的话来。”

    胤礽总结一:“从古至今就有文字言论的控制,这是朝廷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皇玛法的时候大清还没有在汗阿玛的手中稳定来,前朝遗患众多。那时候现一《明史》,还记了这容,他们还将禁书给刊印多份卖去,皇玛法肯定会震怒。但是像朱元璋那样,因为一个‘光’字,一个‘则’字杀人,就有骇人听闻了。”

    仙气?

    天真无邪是孩才有的,可是孩总要成,成了才能经历得住风雨,心智才能定。

    “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时候,因为他对个别字忌讳,人徐一夔给他写贺表没注意,就加了个‘光’字,一个‘则’字,他就把人给杀了。”

    而康熙,他亲自培养继承人,想要培养的是能够理解自己,懂得为他分忧的“同之人”。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而现在,两不染尘埃的储君,可不是康熙希望看到的,他希望胤礽能够心智更加成熟一些,去接、懂得那些的东西。

    当时看到这一句“自嘲”,康熙还会心一笑,说上一句“他倒还有自知之明”。

    胤礽奇怪:“本来就是朝廷办的杂志,完善审查机制就行了。不该写的,不允许刊登就不会造成影响了。”

    “想在想来,似乎对文字的控制,元朝才是最宽容的,他们一不忌讳人们称呼他们为‘蛮夷’之类的字,也没因此而杀人,忽必烈还送宋恭帝钱送他去家,虽然那也是为了维护他的统治了。后来因言之事杀死宋恭帝,也只是杀其一人,没有连累其他。”

    当然,这也和元朝时的蒙古人不肯学习汉学,对汉学不理解有关,他们理解不了汉学中‘蛮’与‘夷’所代表的贬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