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87节(3/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得知。

    新式科举的颁发,自然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反对声音也有,但是也不算太大,至少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因为……甭怎么改,但是科举的心依旧没变,那就是为国选材。

    清末时期的科举改革为什么那么失败,就是因为直接废除了科举,但是却没有相应的公务员考试跟上,后续的官员选,主要是靠游学选官……嗯,也就是从留学生中选拨,再有就是纳捐,举荐什么的。

    在当时,一个普通的年轻人想要当官,你只能去留学……所以清末短短几年间,就有数以万计的学生国留学,因为去日本留学便宜,所以大分都是去了日本,最后这些人大分都变成了革命党……

    清末的科举改革,乃是自己搬起石砸自己的脚的典型失败案例。

    你让年轻读书人都当不了官了,人家可不就得玩造反嘛……

    而大楚帝国的科举改革,虽然外在形式变来变去,但是变动的主要是制度以及考试容这些,然而心的为国选材这一却是依旧没变。

    只要这心的东西没变,其实人家读书人多嘴上抱怨两句,但是还是会乖乖的适应变化的。

    只要能当官,啥都好说!

    所以,大楚帝国的新式科举推行,虽然引起了一定的波澜,但是这些波澜都在控制范围之,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负面反应。

    当然,也不是没有影响,实际影响还是大的,最明显的就是报考各类中小学的人一就多了起来。

    以前很多人,尤其是已经读书比较有成的人,人家很多在家里自学的,学成后再去参加科举当官。

    但是现在,想要参加科举得先有学历……

    于是乎,为了能够参加新式科举,他们就不得不去报考这些学校了,好歹混个中学文凭啊。

    而这也是礼教方面所希望看见的,他们要的是更多的学生经历完善的新式教育,而不是和以往那样只会躲起来念四书五经。

    大楚帝国的新式教育改革,其所引起的波澜,几乎占据了大楚帝国承顺八年里最后的一两个月时间。

    一直到承顺九年后,这讨论才逐渐平息了来,人们开始习惯,并照新式科举的要求去新式学校读书。

    当罗志学看到说今各官办中学乃至小学的学人数大幅度增加后,微微了笑容,这是好事。

    再多那么几年,这新式教育系也就算是成了。

    放礼教的这篇报告后,罗志学又拿起来了还是礼教,不过却是藩务司的报告。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