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11节(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袁世凯:“帝师请讲。”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唐绍仪经常理为袁世凯理国际事务,对此事的程度要过段祺瑞这职业军人,他继续问:“那时候怎么办?”

    “数学?”段祺瑞问,“不是密码吗?”

    袁世凯看着前的无线电设备不住啧啧称奇:“帝师,你可真是个天才!”

事,无线电报机将更适合战场使用,毕竟这两国都远离国土。”

    李谕说:“确实这样,但机是死的,我们也可以用洋人给的机加密,只不过那时我们并没有合格的密码学以及通信学方面人才。”

    李谕说:“当然不能,必须有专门的电报小组,在平时不太张的时候就时间监听,获取足够多的密文,然后渐渐清晰敌方加密规律,行解密。”

    李谕只好又给他解释:“密码就是数学的容,当然还牵扯到语言学等容。不过最重要的是需要时间的监听,这样才可以获取别人的加密规律。”

    袁世凯经常接级机密,要与与属或者京城保持通信,这问题他当然非常关注,毕竟谁都不想被人赤看个清清楚楚毫无隐私。

    但到了一战时期,大分国家还是都开始对军用领域无线电通讯行加密作了。

    段祺瑞问:“很麻烦吗?”

    唐绍仪也没心雪茄了,一把扔在地上:“疏才小兄弟,我立刻把这项技术告诉大帅,你等我回来。”

    二十世纪初大分人对于无线电的原理认知还不,除了少数如奥匈帝国有所察觉,加密的行为并不常见。

    袁世凯得知况后立刻让唐绍仪带着李谕去北洋。

    袁世凯又问:“我还是很好奇,加密后的信息为什么不安全,还会被别人得知密文容。”

    袁世凯问:“今后我们有没有可能知洋人的通信容?”

    李谕说:“还远远不够。”

    袁世凯问:“这么说,并不能一就知密文。”

    李谕说:“大帅英明。”

    不过由于技术落后,仅仅是训练一分人会使用无线电设备而已,相比西方列差了太多。

    李谕说:“大帅是行伍中人,自然明白大家虽然都会对信息行一定程度的加密,但任何加密都是用了某规律,所以关键就在于这规律多难让人发现。如果仅仅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或者顺序规律变动,肯定很容易被破译。”

    袁世凯对于无线电还真兴趣的,就算没有李谕,历史上他也会在1905年左右设立无线电训练班。

    “当然是持续的监听与解密,”李谕说,“这就是为什么要设立相关的电信电报学堂,我也会设立学校培养一批数学方面的人才。”

    李谕:“就看能不能破译,前日本与俄国用我给他们的设备,短时间无法行密码设置,就算是可以利用我给的编码系统行加密作,他们也很难快速设置可靠的密码系统。不过用不了多久,就会现复杂的军用级别密码。”

    袁世凯说:“我明白,我已经让芝泉(段祺瑞字)着手去开办新学堂,名称就用当初你提议的电信电号学堂。”

    天津,北洋。

    李谕说:“破译这件事可能与大帅想象中不太一样。”

    段祺瑞摸着脑袋:“现在打仗真是越来越费脑。”

    李谕说:“是有麻烦,密码是个很复杂的东西,因为既要敌人难以破译,又要同时满足己方快速翻译的需求。”

    袁世凯凝眉:“原来如此。数年前的战事,我们多是采用洋人的电报系统,想必他们对我们知的一清二楚。简直是他酿的脱了衣服光着在人家前舞刀枪!”

   

    就算是加密,也没有现后续如德国在二战时可怕的恩格玛密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