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独治大明 第60节(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楚王的规模是太祖年间所建,规模自然是远超如今的定制,这里的王显得富丽堂皇。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现今的第五代楚王朱均鈋是一个十分幸运的楚王,甚至可以说是天选楚王。

    自成化元年开始,年纪轻

    第二代楚庄王朱孟烷共四楚宪王朱季堄(第三代楚王无后)、次楚康王朱季埱(第四代楚王无后)、第三东安恭定王朱季塛、第四大冶悼僖王朱季堧(无后)。

    成化元年四月,朝廷终于是拿了一方案,由东安恭定王庶朱均鈋封楚王,庶次朱均钸袭封东安王。

    足足一千引,每引四百斤,那么便是四十万斤盐,这么多盐本不是一个小小楚王室能够消化掉的。

    英宗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让朱季埱的弟弟东安王朱季塛主持楚王丧礼,并要求其用心育护侄,等侄成年之后再袭封王爵。

    “王越那个老匹夫不是去扬州了吗?”

    同样的况发生在其他衙门,在得知王越玩了这么一手后,大家都是又气又怒,却是恨不得生吃啖了王越。

    这便是大明王朝的首次小宗继大宗的特殊况,只是朝廷并没有朱均鈋认朱季堄或朱季埱爹,同样没有册封东安王朱季塛为楚王,算是比较妥善地解决了楚王继承人的问题。

    楚王一脉是朱元璋第六朱桢之后,虽然跟大宗血脉离得越来越远,但经过这么多代人的繁衍,人已经是藩宗数一数二的存在,故而成功讨要了一千引。

    ……

盐三百引,一些人数多的王府趁机讨要一千引。

    “他在武昌城什么?这不是瞎胡闹吗?”

    正常的“兄终弟及”,只是第四大冶王朱季堧已经去世且无后,故楚王只能是从东安王朱季塛一脉中挑选。

    这个官场原本是太平无事,结果新君继续信太监则罢,而今还放了王越这么一疯狗,搞得他们湖广官场又是风雨来。

    “到……到码了?这……这是真不给人活路啊!”

    行云且莫去,留醉楚王

    对舞青楼,双鬟白玉童。

    ……

    其实两代楚王自然知这一,但盐毕竟是赏赐而来的,这不要白不要。另外,现在的盐可谓是堪比白银的通货,有盐压不愁换不到银两。

    像英宗为念襄王在景泰年间为己说之恩,应襄王所请,赐予其每年三百引,而后又增至一千引。

    所有人原本都以为钦差王越已经急匆匆赶往扬州整顿盐政,结果得知王越的钦差仪仗队突然现在武昌城朝着码而去,这无亚于一个惊雷突然炸响。

    天顺六年,第四代楚王朱季埱去世,朱季埱后只留一个八个月大的庶

    诗因鼓发,酒为剑歌雄。

    由于东安王朱季塛没有嫡,故而庶朱均鈋自然为楚王,但当时亦面临如何定东安王朱季塛的地位问题。

    武昌城地位最崇的并不是巡抚或左布政使,而是世居于此的楚王,朱元璋的老六儿朱桢一脉。

    然而天意人,东安王朱季塛没多久便去世,而同年那位准楚王亦去世。

    湖广巡姜洪和湖广察使杨继宗得知消息后,却不论他们此刻是多恨王越,于于理都要前去面见钦差。

    最先得到消息的左布政使李清正跟从诗仙楼买回来的小妾切磋,结果得知王越现并朝码而去的消息,吓得整个人都萎了。

    朱均鈋一直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大伯无后,二伯无后,四叔又早早死了,而老爹又没有嫡,结果楚王位便这般离奇地砸在自己的脑门上。

    摇曳帆在空,清顺归风。

    正当这边挥汗如雨正在卸盐的时候,整个武昌城像是炸锅了般。

    十艘盐船陆续靠近码,随着一声令,工人趁着天气尚好,急忙将船上的盐卸到码旁边的粮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