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独治大明 第113节(3/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文官集团空谈圣人治国之的帝王不同,朱棣或许亦有犯过错,但无疑算是一个实的帝王。

    面对蒙古的犯疆和挑衅,先后五次漠北草原,打击了鞑靼、瓦剌和兀良哈,这便是历史上的“五征三犁”。

    面对安南胡朝不断吞西南边疆,为了维护大明在中南半岛宗主国的权威,主动兵灭掉胡朝,在安南设趾布政司。

    面对充满未知的海洋和东南亚的局势,朱棣摒弃了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而是选择斥资造宝船南洋。

    永乐时期打破历朝皇帝的墨守成规,主动击于中南半岛和扬帆南洋,可谓是四海咸宾,气象恢宏,创造华夏在亚洲秩序的新峰。

    凭此等功绩,朱棣无疑是大明皇帝最好的表彰,是当之无愧的大明太宗皇帝。

    只是可惜,后继者受儒家的思想影响太,都是选择跟士大夫共享太平之福。嘉靖不肯继嗣大宗,为了扶正自己的生父为大宗嗣,竟然将太宗皇帝生生改为了成祖。

    朱祐樘看着前的“太宗文皇帝”碑文,却是庆幸自己回到了这里,成为这个帝国的掌舵者,而他将效仿太宗令四海来朝、扬中华国威。

    规制,祭品大山、猪五,兔六只、小山、北羊二、鹿一,另外则是香烛衣锦。

    祭文早已经准备妥当,由随行的翰林院学士张升行诵读。

    穿青服的朱祐樘在完成祭祀后,对随行的十三位太监:“此乃文治武功的太宗皇帝,你们都好好叩个吧!”

    神盾营统领张永和十二营掌军太监在京军中已经得到威望,由于十三人都是能骑擅,又有很的搏斗武艺,故而被称为“十三豹”。

    最近朱祐樘的几次行,他们十三人都会亲自策护驾。

    若不是太监服饰卖了他们阉人的份,如果换上大明的轻甲军装,以他们的神面貌毅然是十三个年轻的将领。

    虽然十三人都是年纪不足二十的年轻太监,但跟书堂为礼司培养的模式一样,能够走到最后都已经是层层筛选的结果。

    他们的睛都绽放着光芒,虽然让他们率军北上可能仍会现像那般临阵退缩的太监,但绝大分的太监都有一往无前的勇气。

    张永和十二营掌军太监规规矩矩地跪,显得认真决然地表态:“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朱祐樘的嘴角微微上扬,虽然已经将十三位太监派去替自己掌军,但亦是要求他们每三日回到书堂设的武讲堂学习历史和兵法。

    练兵的方法已经编辑成书,只是传书于后世并非目的,最重要还是将知识行传播,由这十三豹在十三营中施展开来。

    刚刚的话是朱棣北伐所提的号,而今他们十三人能在这里整齐地喊来,证明他们确实用心在学,亦有着“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决心。

    “陛,城楼梯在这边!”梁芳得知朱祐樘要登上明楼,当即便是引路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