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独治大明 第349节(3/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不好,而是人非完人,自己学生最明显的缺是杀戮太。自朱祐樘登基以来,被斩的权贵已经远胜成化朝。

    单是今年三月那场杀戮,几个案加起来,被拖到西市砍的人数已经突破一千,而弘治已经成为货真价实的暴君。

    如今现这场蝗灾虽然来得迅猛,但其实亦是在理之中,所以提倡自己学生修德。既可让自己学生放对权贵阶层的敌意,亦可解决这一场蝗灾的源。

    茶香袅袅,韩幼英的玉手将茶杯轻轻送到朱祐樘面前,在观察朱祐樘反应的时候,发现前的男人越发的波澜不惊。

    朱祐樘默默端起茶杯品了起来,虽然周经的话不中听,但自从遇到东方后,自己或多或少相信这玄学。

    尽他心里并不认同周经这消极的法,但亦是没有过多的反,有意见总比那些一声不吭的闷葫芦要

    尹直在江西老家这些年悟良多,亦是站来表态:“周侍郎,农业兴盛,必滋生害虫,这才是蝗灾之因。古籍并未记载蝗灾,一则农业不兴,二则记载不全,与天有何系?”

    自从起复重返朝堂,特别在江西看到百姓的疾苦,更加刻地理解“空谈误国,实”的义。

    现在面对这一场蝗灾,他能够理解皇帝的心思。

    不要总是等到百姓奄奄一息再前去救人,而是要想办法从上着手解决问题,从而避免百姓落垂死。

    此次的蝗灾是山东方面遇灾,但北直隶这边暂时还没有灾害,所以当务之急其实是如何预防蝗虫。

    尚书李嗣知这个问题需要重视,亦是发表自己的看法:“据史料所载,蝗灾通常是连续两三年。今不仅是治时的蝗灾,亦要预防明年的灾,故谋之远当从防蝗和治蝗着手!”

    “两位大人,古往今来都要商讨防蝗治蝗,然成效几何?虫虽死,百虫来,岂将人力竞天灾?今天修德顺应天,便可解蝗灾之困,此为祖宗之法也!”周经面对两位重臣的施压,亦是从容不迫地应对

    “天失德乃无稽之谈,治蝗只需一个除字!治蝗犹如面对当年建虏,百虫飞来又如何?只要咱们齐心捕杀,救百姓于火,千虫万虫亦可除之!”兵尚书刘宣历经战场早已不再相信天,显得斗志昂地提主张

    工尚书贾俊等官员默默地,亦是不再迷信所谓的天失德。

    而今天雄才大略,令大明帝国蒸蒸日上。若当今天存在问题,那才是这世间最大的问题,何况遵循天其实就是怠政。

    礼左侍郎周经知自己撑起清的门面更容易得到陛的重视,便继续行争辩:“若是能够除尽蝗虫,因何古往今来蝗灾不灭?宋以金帛诱百姓捕杀,然成效平平,宋法只是徒增朝廷开支!”

    在应对蝗灾这场祸事上,先人虽然早期迷信天人应,但后期还是过努力。比如宋朝规定凡是捕获蝗虫一斗的人,就给钱100文。

    只是历史早已经证明,哪怕同样一件事,有的人能够取得成功,但有的人却是注定还是要失败。

    宋朝的方法其实是对的,但奈何给的钱太少,而且朝廷的信用太低,故而没能让灭杀蝗虫从量变到质变的程度。

    现在周经主张天人应,反倒是目前最轻松解决这蝗灾的理手段。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