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29节(1/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对岸的红楼也不甘示弱,回应了一曲:“褪残红青杏小。燕飞时,绿人家绕。枝上柳绵又少。天涯何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却被无恼。”

    最近几年时间,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周树人又创作了诸多诗词,有人说他是江浙人士,叫鲁迅,浙江一个叫周树地区的人。还有人说他就叫周树人,字鲁迅,生于西湖边,多有文采。

    反正传了这么多年,汴梁人只闻其词,不闻其人。有时候也能在报纸上见他针砭时政,撰写过不少文章,堪称文采斐然,时常呼让宋人发奋,是民间的主战派斗士。

    过了太学没多远,就是南城粮市,官府规定大宗粮并不在这里售卖,来这里贩卖的都是城外的农民,只收取一摊位费。

    由于这里售卖价格新鲜,又比汴梁米行的稍微便宜一,所以很多汴梁市民来这里购买。

    洪文眺目看去,此时粮市人山人海,有脸上挂着笑脸的农民,但也有面不好看的农民,有人叹息着摇摇:“粮价又低了。”但也有人笑着说:“比去年卖的钱多一些”。

    宋代的农业税表面上是101,实际上基本在103-4左右。现在取消大量苛捐杂税,只保留基本农业税和人丁税,税率维持在了101到1015之间。

    也就是说,如果一自耕农今年30亩地,25亩粮、5亩麻,大米产3470宋斤,合375石;麻布产500尺,合125匹。

    那么以前就要10多石粮,约四匹麻布,才能补足田税、丁税、支移、脚钱、折变、等大量税务。

    但如今只需要4石粮,15匹布,就能满足纳税需求。

    这样一来可供农民支的财产就多了不少。

    问题在于市场就是这样,供不应求就会涨价,供过于求就会跌价。

    公元1038到1040与西夏、辽国打仗的这两年间,汴梁价飞涨,最峰的时候粮价能涨到600文一石,这样农民在完税后,剩余的二十多石粮能卖15-18贯钱。

    现在仗打完了,休养生息两年,供过于求的,粮价已经跌破了平常年月350文一石的市场价,只有200多文一石。

    看着是件好事,可仔细算算,就算是取消了苛捐杂税,手中的粮也只能卖不到10贯钱。

    当然。

    账不是这么算的。

    农民也要自己吃喝,大分粮只能用于生活开销,多余来的粮才能拿去贩卖。

    所以从实际况来看,粮价格跌是件好事。

    比如原来20多石粮,一之家,一年吃800宋斤粮,还要负担柴米油盐、,至少得1500宋斤。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