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23节(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不妥,不妥,本官看我们浙江的士才录取了区区五十余人,这比例是不是太少啦。”

    李适撇撇嘴,

    “李大人如此去肯定会背上颇天的骂名,而且如此行事,必会引起江南士的不满,甚至会引发民变!”

    “历来皆是如此,不得不说江南籍的士文学知识扎实,行文更是妙笔生。这北方士和其他南方士皆有不如啊。”

。”

    施曜顿时目瞪呆,李大人的歪理真是大,不过想一想要是把全浙江士录取,那本官不得上名满整个浙江?

    只见李适顿时加重了语气,怒气冲冲的说

    不仅不会被说闲话,还会夸本官这官当得好,居然如此照顾家乡人。

    “这取中的士大约四百人,但是本官看江南籍(泛指南直隶,江西)的士至少占了多数,不妥,实在不妥。”

    “连我们浙江的士,也多有不如。但是人家实力摆在这里,我们这也是照实力录取,公平公正。”

    “今天敢骂本官,明天不得骂皇上,后天就敢造反。”

    “这已经是很的比例了,要是把除开江南籍的士录取,至少有千余人,这可真是前所未有的荒唐事啊!”

    “至于江南籍士,本官早就看他们不顺了,公开质疑朝廷政策,还敢当街辱骂本官。”

    施曜再次顿时倒凉气,全录取?那本官不得上青史留名,但是这个名是骂名。

    施曜解释

    “我们可以以朝廷缺员为因,再加上今科战频繁,京赶考的士千里迢迢,路程艰难为由,将这些士录取。”

    “老施啊,你这脑可是没有转变过来。你想啊,这每三年的科举哪一科能让人满意。”

    “我再把范围扩大,把除开江南籍的士录取,那么其他地区的百姓士绅不得激我们?拥朝廷?”

    “公信力是靠实力支撑起来的,而不是天人的看法。本官看今科士不过两千人,把除开江南籍的士录取便是。”

    施曜还是苦婆心的说

    施曜激动地说

    “李大人,今科已经重照顾了我们浙江士,以往每次不过二三十人而已。”

    施曜再再次顿时倒凉气,这是要本官败名裂,遗臭万年吗?

    “本官始终觉太过于儿戏,有违科举的神圣和公平公正。”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李大人是对这排名不满意,其实也是可以稍微调整一的。”

    “再说江南籍士敢辱骂本官,必须要让他们知得罪本官的后果。”

    “现在大明中兴在即,正是需要大量官吏的时候。多录取一,朝廷也可以多培养一些后备力量。”

    李适又说

    “既然重照顾,那就全录取罢了,本官看今年来参考的浙江士也不过两百人。”

    同时经过数天的阅卷,科考的成绩基本已经来了。

    李适还是摇摇

    只见李适摇摇

    “既然始终有人不满意,我们就让绝大分地方的士满意,那一两个省不满意就不满意呗。”

    李适接过公文纸帖,第一名便是自己的侄张煌言,当即眉开笑,不过这越往后看李大人的脸越是难看。

    这想想还是让人很心动的,但是这么搞简直太儿戏了。

    施曜顿时倒凉气,这还少?

    施曜一阵苦笑,这李大人真是牙眦必报啊,万万不能得罪他啊,幸好我们是自己人。

    李适却不以为然,

    施曜见李适脸难看,不由问

    礼尚书施曜作为主考官找到挂名考官的李适,

    只见李适又说

    “李大人万万不可,如此去天哗然,皆会质疑朝廷的公信力。一旦朝廷失去公信力,威望大跌,大明危矣。”

    “李大人,这是今次科考的成绩排名,你过过目,要是没有问题,我们礼就早日发放公布。”

    只见李适摆摆手,

    “我们这次把浙江籍士录取,浙江籍士会不会激我们,全浙江的百姓士绅会不会激我们,会不会更加拥朝廷。”

    “李大人,以往皆有惯例,每科取仕不过几百人,甚至洪武时一科不过十几二十人。今年也是看在朝廷有缺员,才一次录取了四百人。”

    士分别对待

    李适只是淡淡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