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4节(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第二条,煽动北边蒙古人侵扰边境,还养了一只私人军队,意在倾覆大明。

    朱翊钧摇,思忖片刻又:“我想看看。”

    “啊???”朱翊钧皱起眉,想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

    嘉靖拿了那封奏章丢给他:“想看就看吧。”

    这两个人先后上疏弹劾过严世蕃,朱翊钧转念又否认了自己的猜测,因为这是徐阶的人,如果是他俩散布的消息,那也代表了徐阶的态度。

    这倒是不难猜到,此前,罗龙文发了句牢,说要取徐阶和邹应龙首级,徐阁老如临大敌,闹得朝中上都知

    事拖了半个月,最终,三法司所拟严世蕃以及同党罗龙文等人的罪状呈送到嘉靖手中。嘉靖看后,也大为震惊,称此事非同小可,命三法司详细审讯,他要知是怎么回事。

    于是,朱翊钧回从冯保那里拿了一堆香,张家其他三兄弟,一人一个,上面绣的还是不同的动,最后一个最漂亮,香味也最特别的,朱翊钧了张居正手里:“这个是我特意为张先生挑的。”

    冯保苦笑摇:“我……我也不知,殿得自己想。”

    朱翊钧抬起,正好与嘉靖垂的目光对上,于是,小家伙又把手缩了回去。

    他总是要把最好的留给张先生。

    朱翊钧一条已经踏门外,听到皇爷爷叫他又缩了回来,重新跑到御案前,抬起的望着。

    嘉靖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看到他快跑外间的时候,才喊:“回来。”

    但是在这方面小家伙一向很有分寸,皇爷爷让他看的他才看,不让他看的,他也不勉

    这个答案再次让朱翊钧惊讶,他以为他会得到一句“聪明”。

    朱翊钧一直关注着这件事,他也很好奇,拖了这么久,最后究竟给严世蕃定了什么罪。

    一封杀气腾腾的奏……

   “香吧。”朱翊钧笑,“这是上次那个亦力把里贡的香料,皇爷爷给我的,我把它成香送给你。”

    于是,小家伙去拿嘉靖放在御案上的奏折,没拿起来,一只大手在了上面。

    收到这么用心的礼,张懋修自然开心。

    朱翊钧咬了咬,说不上来,他只是好奇而已,就像以前冯保给他讲故事,听了那么久,总得有个结局吧。

    小家伙皱起眉:“是邹应龙,林?”

    又是自己想,朱翊钧想不明白,但隐隐觉事并没有那么简单。

    嘉靖问他:“你要看?”

    第三条,他在江西分宜大兴土木盖房,实地勘察之后发现,这竟是王气聚集之地,更加印证了严世蕃图谋不轨。

    而这正是一场博弈,徐阶与严氏父最后的博弈。

    而三法司给他定的三条最终分别是:

    他知,但他不能说,就像他给朱翊钧讲抗倭的故事,却从不提张经和李天的死。

    朱翊钧想到严世蕃押回京城已经一个多月了,还没开始受审,皇爷爷也没再提过这件事。一直以来,积极推翻严党的人是徐阶,杨继盛是他的学生,他一定很像给自己的学生报仇。

    第一条:勾结倭寇。

    年仅六岁的小团猜不到:“我不知是谁。”

    “我就想知,这个坏人了哪些坏事。”说着,他转就跑到了御案的另一边,“我到别的地方去玩。”

    “……”

    过了元宵节,朱翊钧就得回了。回的路上,他特意到安大街去转了圈,京城最近议的话题仍然是严世蕃,都在骂他十恶不赦,残害忠良,罪该万死。

    归结起来,严世蕃的罪名有两条——通倭和犯上。

    嘉靖又问他:“你想看什么?”

    冯保在他耳边公布答案:“是严世蕃。”

    “是徐阁老让人散布的消息吗?”

    “什么消息?”

    朱翊钧找了个蒲团,就地坐,翻开奏章一目十行,很快就看完了。

    “就是殿这些天听到的,为杨继盛和沈炼伸冤的消息。”

    听完了八卦,朱翊钧坐上车回。他问冯保:“为什么大家就都在讨论严世蕃?”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张简修那个小不又过来捣:“我也要,我也要。”

    他惊讶的发现,那些民间百姓讨论的,严世蕃“冤杀忠良”“浊朝政”“盗威福”一条也没有。

    他以为大伴会说“因为严世蕃是个坏人”,然而,冯保却给了他个意料之外的答案:“因为,有人在京城各散布消息。”

    冯保摇:“不是。”

    看书、写字、练武、到跑……朱翊钧乐多的是,

    而罗龙文曾经是严世蕃的门客,两个人臭味相投,狼狈为,关系匪浅。而罗龙文勾结倭寇已然是事实,严世蕃必然也与倭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企图通过海盗,逃亡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