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74节(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戚继光向朱翊钧演示使用鸟铳的步骤,一共有十工序,相当复杂缓慢,朱翊钧担心等他忙完这一切,树上的麻雀早已飞走了。

    这很好理解,因为枪的度有限,程和威力都会受到极大影响。

    “洋人发明的。”

    朱翊钧的认知还停留在冷兵,没见识过火的威力,不他怎么说,很难直观的受到。

    “吃小孩儿啊!!!”

    “这……”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戚继光回:“正是。”

    朱翊钧说:“我知!我知!”他伸手在比划了一,“七尺,目,猫睛鹰嘴,面貌白晳,卷发赤须。”

    朱翊钧问:“欧洲人?”

    他转去看冯保,后者一脸不置可否:“吃完还要标榜自己是文明人。”

    “不过,对于远的敌人,鸟铳的威力会大大降低。”

    几人走向后面的园,冯保让周围的太监和锦衣卫都散开,以免误伤。

    周围发惊呼,陆绎去捡麻雀,朱翊钧回过看那支鸟铳,枪冒着白烟,空气中弥漫着火药的味

    朱翊钧问:“比起佛郎机人,那些红夷人才更厉害吧。”

    在冯保给他讲过的抗倭故事中,那些海上的欧洲人通常来自两个国家,一个是被普遍称作佛郎机的牙人,另个就是被重红夷的荷兰人。

    冯保此言的意思是:我和东南各地的镇守太监都有,听过一些洋人的事迹也不奇怪。

    冯保一抬,正好对上了戚继光探寻的目光,他知对方在好奇什么,只好解释:“我记得戚家军在福建时,镇守太监姓邓。我与邓公公是多年好友。”

    “噢!”

    “只是什么?”

    冯保心:“那是你们见得太少。”

    朱翊钧眨了眨:“不行吗?”

    朱翊钧说:“我终于知,为什么戚将军说这是杀敌最有效的武。”

    他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上除了掌印太监就是皇上,戚继光只是个刚刚外调回京的武将,冯大伴还耐心的给他一句解释,已经很给面了。

    朱翊钧又问:“这是谁发明的?”

    朱翊钧说:“有个荷兰人说过:我们充满着对统治海洋的望。因为海洋与国家的商业利益、实力和安全有密切的关系。”

    陆绎把麻雀拿过来,早已经死透了,甚至没有挣扎一

    明朝到现在武将的地位越来越低,朝廷不信任武将,便派文官去领兵,皇帝不信任文官,就派太监去监督,所以各地军队都有镇守太监、守备太监的职位。

    戚继光说:“但鸟铳也有诸多不便,工序复杂,使用起来相当麻烦,在实战中,战士们需要组成阵列,第一排击完毕,即可退后,第二排继续击。如此,便可向敌人扑一张持续不断的火网。”

    戚继光笑:“那些红番的确自称来自一个叫和兰的地方。”

    “砰!”的一声响,火绳引燃火药,远一只麻雀应声从树丛间落来,摔在地上,一动不动。

    戚继光说:“这些佛郎机人和红夷人凶残、狡诈而好战,他们在广东甚至好小儿。”

非常厉害。臣在浙江抗倭时就有会,此乃杀敌最有效的武。”

    朱翊钧又问:“红夷人是什么人?”他想了想,又,“我知了,是荷兰人吧。”

    “只是不知这清宁的麻雀打不打得?”

    戚继光没觉得哪里不对,还:“没错,正是从倭寇中那些佛郎机人手中缴获的。”

    这是冯保在对他讲到海权这个问题时曾引用过的一段话,没想到他一直记到了现在。

    “额……”

    朱翊钧观察到麻绳一端有燃烧的痕迹,凑在鼻面闻了闻:“这个要火吗?”

    明人很少这样称呼欧亚大陆另一那片区域,这是冯保在给朱翊钧讲抗倭故事的时候,顺来的,小家伙就记住了。

    朱翊钧惊呆了,第一次听说有人好吃人,这些洋人也太野蛮了!

    戚继光惊讶:“殿为什么这么说?”

    朱翊钧把鸟铳递还给他:“戚将军,你能演示给我看看吗?”

    戚继光摇了摇:“倒不是不行,只是……”

    很明显,戚继光是第一次听到这句话,仔细一想,又很有理,于是他问朱翊钧:“这是哪个荷兰人?”朱翊钧不知,只得去看冯保。这跑题都快跑银河系了,冯保只得把话题又拉回去:“殿要不再看看手中的鸟铳。”

    朱翊钧大笑:“别人自是打不得,但戚将军可以。”

    朱翊钧低,注意力又放在了那把鸟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