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15节(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冯保摇:“阁老掌阁和吏,官吏的任免都由他负责。”

    这都半年过去了,天大的病也该养好了,更何况,称病只是个借,他是要回家避避风,免得三天两被言官弹劾。

    “说是思念故乡,不过是因为阁老致仕,他升官无望罢了。”

    朱翊钧咬了咬嘴:“我不!我不同意,张四维就别想回来。”

    朱翊钧看到这封奏章的时候都气笑了,对冯保说:“他以为朝廷是他们家的,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不能再这么去了,必须要采取行动,挽回现在的局面。

    朱翊钧皱眉:“你的意思是,这封奏疏不是请求,是通知。”

    他想到了一个人——去年回家养病的张四维。

    隆庆在太医的悉心调护况有所好转,也能床多走两步,只是晚上的疮始终没有结痂。

    “病得这么严重,这才过了半年,如何能休养好。张四维这么差,咱们把叫回来,他要是再病了,倒显得父皇和朝廷不近人,压榨大臣,使其累倒在任上。”

    “张四维,家里着大生意,他和舅舅在朝中为官,隔三差五不顺他意了,他就要回家休息半年,这叫什么,这叫……”他自问自答,一时间却找不合适的词。思忖片刻,忽的灵光一闪,想起冯保说过的一个词,“这叫致的利己主义。”

    “怎么不好办?”朱翊钧把奏折合起来,压到了一堆书本的最方,“搁一旁不理他就是了。”

    朱翊钧把冯保告诉他的解释给他父皇听:“是说,一个人在行为和决策中,总是追求个人利益,并且将自己的利益伪装成国家利益。”

    冯保笑着摇了摇:“钧儿真以为他病了。”

    隆庆吃了些清粥小菜,没什么胃,便放了碗筷:“张四维是……”

    他把拱的奏章丢到桌上:“想回来,门都没有,我不同意!”

    隆庆接:“没错,朝十八年,也算老臣了。日侍讲读,素称清谨,钧儿如何觉得不好?”

    “这个张四维,一会儿要回家省亲,一会儿要回家养病,这么念家,就别官。”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朱翊钧说:“去年四月,郜永弹劾他,他称病请辞,父皇不允,他又三番两次上疏,看来真是病得不轻,最终父皇怜惜他,让他回去了,还派车护送他。”

    冯保为难:“这可不好办。”

    早上,朱翊钧扶着隆庆在来回走了两圈,活动骨,父俩又坐在圆桌旁,一同用早膳。

    这几日,雪停了,太来,天气也和了些。

    冯保:“正是如此。”

    隆庆有想不起来,朱翊钧立刻提醒:“嘉靖三十二年士。”

    二月初,他就上了一奏疏,以翰林院和吏人手不足为由,要重新起用张四维,使其官复原职,兼任吏右侍郎。

    朱翊钧提起拱要复用张四维的事:“我觉得这样不好。”

    “张四维只是翰林院学士,就算任吏右侍郎,拱就能主,也不需要皇上钦。”

    “比如俺答封贡这件事,他和王崇古表现得最积极,实际就是利用这个机会达到自己的目的,看起来无私又忠诚,实际上是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

    拱倒了,说不得大家都要玩完,在这个关键时期,张四维也是时候回来了。

    “我记得隆庆二年,他就因为思念故乡,回乡省亲。”

    “我知他没病,平日里活蹦,狗都追不上,言官一弹劾他,他就要死要活的,非得回家养病不可。”

    “致的利己主义?”这词儿新鲜,隆庆没听过,反复琢磨饿了一会儿,“这是什么?”

    隆庆:“话也不能这么说,毕竟停战、互市对国家和百姓有益而无害,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