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80节(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此言一,周围的人尽皆发大笑。

    徐渭以前给太讲,后来和胡宗宪共事,与别人也没什么利益冲突,还保持着一直以来的率,有什么说什么。

    朱翊钧单纯好奇:“先生是否言重了?”

    “此去京师千里迢迢,不如早些赶考,多准备才是。”

    他现在更兴趣的是徐渭:“徐先生与他有过节?”

    他又问:“那个凤洲先生是谁?”

杯换盏,朱翊钧远远地看着,问一旁的徐渭:“我总觉得,此人有些面善,但我应该没见过他。”

    “那倒也是没有。只是曾经发过誓,绝不与此人为伍。”

    朱翊钧:“原来如此。”

    周围的人仍旧笑而不语。

    朱翊钧问起来,他倒也知无不言:“他们结了个诗社,认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提倡拟古人文章,遂称‘七’,由李攀龙为诗社盟主,王世贞次之。”

    听到这个名字,朱翊钧并不意外。刚才听他们说什么引领文坛,他就隐约猜到了。

    徐渭答:“金华,胡应麟。他的父亲胡僖,嘉靖三十八年士,现任湖广参议。”

    王世贞和徐渭虽然都是江南文人,但也并无多少集。到底是什么矛盾,能让徐渭说“誓不与此人为伍”这样的话。

    那人摇:“不想。”他又的叹一气,“奈何复命难为。”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有人笑:“元瑞只想追随凤洲先生,有朝一日引领文坛。”

    众人有的喝酒,有的应和,无人再劝他科举之事。

    那被唤作元瑞的年轻人却摆了摆手:“不急,我打算先到南京,拜见凤洲先生。”

    那元瑞却摆了摆手:“我向来对科举仕没什么兴趣,最大的心愿是隐居游仙,奈何尚有双亲需要侍奉,不敢离去。”

    朱翊钧:“我在德安见过此人。”

    也就只有王世贞在江南文坛的地位,能让这个叫胡应麟的年轻人,远隔数百里,把拍得如此响亮。

    旁边的人惊讶:“你不想官?”

    他又听了一会儿这些人闲聊,才得知,此次聚会,是因为其中一人中举,好友相聚,为其庆祝。

    “‘七’中有一人,名谢榛,虽布衣,但声望极,颇受推崇。但他大多时候,云游四方。不知为何得罪了李攀龙,王世贞等人都站在李攀

    徐渭却:“他不曾官,所以陛不记得他。不过,他的兄却是认得的。”

    朱翊钧问徐渭:“这个元瑞是谁?”

    此言听来颇有几分戏谑,元瑞却不甚在意:“凤洲先生乃才最,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我追随他,有何不可?”

    其中一人:“接来,元瑞可是该上京准备来年的闱了?”

    此时,旁边有人劝他:“凤洲先生向来看重你,你晚些时候再去拜会他也不迟。”

    元瑞又:“此去南京,我打算携我的《少室山房集》前去拜访凤洲先生,请他为我作序。”

    王世贞和徐渭虽然……

    “噢?”朱翊钧来了兴趣,“他的兄是谁?”“他的兄正是兵侍郎汪昆,此人名叫汪贯。”

    提起此人,徐渭竟是当着皇帝的面,颇为不屑的冷哼一声:“太仓,王世贞,号凤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