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令将三万卫和铁岭卫都迁徙到辽东,这就等于将鸭绿江、啊也苦河一带的土地白白送给了朝鲜。
不仅如此,老朱还颁布《皇明祖训》:“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在他看来,周边土地都是偏僻的蛮荒之地,是没有用的土地,不足为惜。
后来的小朱们当了皇帝,就以《皇明祖训》为信条,安南、缅甸、儿
都司……能够放弃的“蛮荒之地”都不要了。
其中以世宗为甚,哈密、河、关西七卫,全都因为关闭嘉峪关而放弃。
朱翊钧和他的祖宗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在钱财方面他可以吃小亏,但大明僵局寸土必争。
不过,这都快过去两百年了,就算他想收复失地,也需要一个契机,无端朝邻国开战,不占理。
“公?公
?”
老人唤回朱翊钧的神思,此时车已经到了刘綎府上。朱翊钧从
车上
来,忽然想起:“还未请教先生
命。”
老人跟着他了
车:“在
李时珍。”
其实,刚才李时珍求见王世贞的时候,朱翊钧就听到了,否则也不会驻足。
但他还是摆惊讶之
:“原来是李先生,久闻先生大名。”
李时珍比他还惊讶:“你知我?”
朱翊钧:“你曾经担任过太医院院判,还替我祖父看过病呢。”
李时珍只在太医院了不到两年的院判,就辞官回乡开医馆去了。左思右想也不记得自己诊治过哪位湖广籍
官。
朱翊钧的将他迎
院
,又吩咐人去准备酒菜,这才坐
来,翻阅他的书卷。
因为还没有刊印,这些都是手稿,封面写着《本草纲目》。
朱翊钧虽然不通医理,但看过一些相关书籍。尤其是本草,人命关天,药的重要
不言而喻。
所以,历朝历代,都会动用全国之力官修本草。大明也曾修过,在弘治年间,由当时太医院院判刘文泰主持编纂《本草品汇要》,现在就藏于
中。
况且,本草类书籍,一般都是在前人的著作基础上,行增补,像拼积木一样,一块一块越拼越多。
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光看名字就知,与别人不同。“纲目二字”
现
分类和逻辑。
朱翊钧一边翻看,李时珍一边给他介绍:“数十年行医及查阅古典医籍,我发现历代本草书中皆存在不少错漏,决心重新编纂一新的本草书籍,将错误的纠正,重复的删除,遗缺的补上。这也是家父临终前的遗愿。”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