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44节(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许多落土司已经在之前的几次大战中战死,手败将没什么条件可谈,族人或手自觉符印,从此臣服大明。

    刘綎和沐昌祚听后大惊,这怎么可能?

    中军帐中,朱翊钧放那份誓词,对沐昌祚和刘綎说:“两位卿可知,朕为何不远万里来到此地。”

    朱翊钧很欣赏他这摆烂的态度,授意沐昌祚向他转达,会上奏朝廷,给他封爵。

    至于那些主动投降的,让朱翊钧意外的是,主动提愿意接受朝廷一切安排的,竟然是阿瓦王。

    还真有不愿的,刘綎当场叫人绑了,准备以儆效尤。

    对于那些自诩财力兵力还算大的土司,宁死不

    在阿瓦王的带动,又有一大批土司愿意符印。

    关键是大明足够诚意,官职给的不低,虽然没有了当土司时候的权力,但收和以前相比,相差无几。

    况且,他想要的也并非恢复三宣六,使这些土司向大明朝贡。

    阿瓦王朝虽没有直接被东吁王朝所灭,但势力已经所剩无几,只能屈居北方一隅,苟延残

    但这次,东吁王朝犯大明,这些土司或被威,或被利诱,跟着一起造反,倒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刘綎知,但也不完全知。来之前,他就接到了圣上的密旨,命他不仅要把缅军赶四川和云南,还要继续向缅甸推

    朱翊钧说:“朕要撤销四川、云南、缅甸等地土官,改由朝廷向当地派遣官。”

    朱翊钧没有面,而是让沐昌祚和刘綎去理。

    还有一分战败,但土司还活着的,既不肯放权又惧怕大明。朱翊钧便授意刘綎,态度,要么死,要么符印。

    明军攻缅甸境,他甚至没有反抗,直接投降。

    自大太祖皇帝创立大明王朝,两百年间,天土司此起彼伏叛。早有心改土归,却没有找到合适的契机。虽说是土皇帝,但也是你大明皇帝承认的,无缘无故剥夺人家的权利,这是人造反。

    没想到,还没开始,圣驾来了。

    土司,也称土官,世袭制。朝廷采取以土官治土民,封赠边疆各族首领官爵以统治本族人民。这些土官除了向朝廷负担贡赋和征发以外,在其辖区依然保存传统的治理方式和权力。

    对于这些人,朱翊钧只收走他们手中军政大权,仍然授予官职,只领俸禄,没有实权,仍可世袭。

    当所有人都开始松动,只要有一人屈服,其他人也会跟从。

    朱翊钧打算先拿他们作为突破,再扩散到全国。

    刘綎打算先搞定了这些盘踞各地方的土司,没有后顾之忧,再集中兵力,攻打东吁王朝。

    直白说,就是当地的土皇帝。这些土皇帝还非常懂得看人菜碟,比如云南和缅甸这些土司,大明王朝盛,他们就归顺大明。东吁王朝崛起,他们就帮着缅甸犯大明,毫无立场可言。

    朱翊钧命刘綎把当地土司的详细名单拿过来,先把他们分类,战败的和主动投降的,经济和兵力较的和较弱的。分好类,先从战败的开始逐一击破,不要一夺走他们手中所有权利,而是劝说他们分权利,与朝廷共治。

    大家都是战败或者主动投降的,试过了,确实打不过,只能屈服。

    一个计划乍听之不可能,但只要能沉心来,一步一步谋划,就一定能成功。

    “!!!”

    要说朱翊钧的到来,刘綎还有那么一心理准备,那沐昌祚是一也不知

    大明盛,今日能以武力让他们屈服,他日,大明国力衰弱,这些所谓的土司同样会毫不犹豫倒戈。

    刘綎也的确这么了,他率领一路歌猛,打到了缅甸境,连阿瓦王也向他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