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2节(2/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吴克久猛得警醒,再不敢胡说。好在在座的没有官员,不然定有人认为他轻浮。

了,又取一个杯,也去接了小半杯,一喝了,咂咂嘴:“着实古怪,那一日喝了李殿中带来的烈酒,却没有如此厉害。敢么是酒不同么?”

    对于西北战事,主政者都没个准主意,怎么会去考举。朝中主战派占优势不错,但主和派一直都有,如果战事不利,主和派的声音会越来越大。在双方拉锯的关,当然是稳字为先。

    曹居成忙:“你胡说什么!这等朝中大政,可是我们这些人议论的?”

    叹了气,苏颂:“现在天无不观望西北,只盼快些平定叛,国泰民安。听贤兄所说,对西北战事貌似并无信心,却不知怎么会如此想?”

    他的份不同,跟朝中大员接的机会多,仔细想一想便明白了杜中宵的意思。西北战起,朝中官员从震惊到大怒,从急于取胜到一败再败,本就没有估计正确过。特别是从去年到今年,败仗一个接着一个,一个比一个恶劣,朝中风向已经慢慢变了。

    杜中宵摇:“酒是一样的,只是那日喝的放得久了。酒是陈的香,新的自然味差了些。”

    杜中宵:“我来自临颖小县,朝廷大事哪里知许多。只知党项反叛,朝廷大军剿贼,却一败再败。还是到了京城才听说,年前一场大战,连刘太尉都殁于阵前,越发无法收拾。”

    苏颂叹了气:“不错,刘太尉位列军,尊崇无比,陷于阵前实在惊人。这仗我看一时之间难以结束,只怕次科举,考题很可能与此有关。”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西北一败再败,禁军不堪用,已是明摆着的事。禁军不堪用,这仗还怎么打?养军是天第一钱的事,偏偏现在要缺钱,缺钱便不能编练新军,所以西北战事乐观不起来。然党项

    苏颂不理二人,转对一边不说话的杜中宵:“贤兄,此时天无人不议论西北战事,此事关系天人的福祉。不知你对西北之战熟不熟悉?”

    知制诰是外制,位于宰执、御史之第二层次的官员,地位尊崇。王素再是看得起几个年轻人,也不可能让他们一起饮酒。取了制来的烈酒,在外面院里分作两桌,杜中宵与苏颂、吴克久和曹居成等人自为一桌,一个王家的知院在一边作陪。

    苏颂为人稳重,看杜中宵与吴克久和曹居成不合,又不知他们恩怨,更是沉默不语。

    苏颂笑:“我们读书人,本就应该关心天大事。不然,科举策论多有关朝廷时政,到时又该如何作答?只要言之有,哪里会有人说些什么。”

    饮了一杯酒,吴克久转看了看那边几个官员,满脸都羡慕,什么时候自己也到地位该多好。

    苏颂愣了一,沉思良久,默默

    杜中宵只觉得浑不自在,他跟吴克久的恩恩怨怨,哪里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的,哪里想到在远家乡的京城还会再见到他。坐在那里只是喝酒,也不说话。

    吴克久百无聊赖,小声嘀咕:“党项蕞尔小,要钱无钱,要人无人,怎么如此难制?朝中的相公们还是怕西北艰难,不肯到那里吃苦,不然早就平定了——”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那边叶清臣等人已经有了酒意,放声谈笑,不知不觉就涉及到了朝政。现在朝中大事最大莫过于西北,前方连战连败,后方焦烂额。最开始是派了夏竦去节制,后来又派范仲淹和韩琦为副,却未见起。夏竦意在中枢,在西北混日而已,让朝中官员不满。

    杜中宵微微一笑:“科举岂会考这些。这等大事,主政者都说不清楚,举又能说什么。依我看来,此次科举还是一个稳字为主,多半不会与上次开科相差太远。”

    在前世的印象中,苏颂是个在科技史上留名的人,有些对杜中宵的胃,便多说了几句。

    猜题

    吴克久和曹居成面面相觑,都不说话。苏颂的父亲苏绅是知制诰,朝中级官员,平时见的听的多了,见识自然不是他们小地方来的读书人可比。这人当然可以议论朝政,说不定平时辈还会鼓励他们这样,但其他人怎么可以。

    杜中宵没有本事去猜题者的心思,但大的局势结合前世的历史知识还是把握得住。大宋没有办法灭掉党项,而且败仗居多,这是历史上的事实。现在朝中,正从开始的信心满满追求速胜,被一个一个败仗教育向悲观绝望转变的过程中。在这个当,科举应该不会涉及西北战事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