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8节(2/5)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说到底,用资本控制农民,剥削农民,比直接用地租剥削隐蔽得多,也有效得多。农业因为天然风险大,贷款的利息必然,倾家产简直是家常便饭。更加不要说,可以用控市场的手段,随时对农民阶级行收割。由于贷款代替了农民本该有的积蓄,可以在短时间控粮价格,一涨一跌间,就把农民的积蓄迅速掏空。就如杜中宵前世,随便控一

    “也有理。”刘几,心里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每一家的贷款总额,

    杜中宵靠着死记背勉考上了士,现在终于了官了,思考问题便不再像从前那样。警察那不说,国不同,大宋皇帝不允许官吏那样动摇他的统治基。但是,贷款这经验,实在是朝廷治理经济、统治天的不二法宝。

    这才是杜中宵除了官办农庄之外最重要的模式,一应固定资产,全都由官府作价贷去。只要在这里地,便就欠着官府的货款。用贷款拴住生产者,才是杜中宵从前世学来的先剥削方法。

    这话杜中宵无法对刘几直说,话说开了,违背了儒家基本的理。他不过是先从自己这里小规模试,后面慢慢完善,争取用法制把这猛兽养在朝廷的手里。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不是拿着鞭让工人活,还是小恩小惠让人卖命,都不如让人欠着贷款活的积极。这一步跨去,用得好了于国于民有利,一旦跨过界线,就成了对整个社会敲骨髓的鬼。便如历史上王安石变法的青苗贷,看起来很好,实际上民间少不了斑斑血泪。

    杜中宵掰着指,跟刘几一一分析自己这样的理由。这些来详募垦田的家,大多数都没有什么财产,几乎是一无所有。他们住的房屋,是这边建好了的农庄征发徭役盖的,全作价算贷款。所有农,是官府或造或买来的,一样作价算贷款。几家一,同样是贷款。就连开垦的土地,同样是要算作贷款的,不过是三年不收赋税,不收利息。

们还在这里,便就贷给他们,官府只赚利息。”

    刘几听着,愣了好一会,才:“又何必如此麻烦?都是朝廷治百姓,只要过得几年,把那些东西全都让给民,又有何妨?民欠官府借贷,总是不。”

    杜中宵前世,人们经常说发达国家是消费型社会,怎么怎么发达。每到改革的关键时刻,媒上便就现一个外国老太太来教一教中国人。比如国的老太太,来教中国人怎么买房,人家住了一辈好房,老了把房贷还清。中国老太太住了一辈破屋,生命的最后才攒够钱买个小屋住。于是中国人也跟着学贷款买房,六个钱包一起掏来,终于也住上大屋了,同时有了要还半辈的贷款。瑞典的老太太来告诉中国人警察是什么样的,是要被老太太这个纳税人指着鼻教训的。终于中国人能够到瑞典去旅游了,见到了瑞典警察,半夜被扔到了坟场里去。

    前世曾有一著名的戏《白女》,课堂说起来,是说明了古代地主阶级对农民的疯狂剥削。但杜中宵现在坐在这个位置上,细分析起来,就有不一样的容。地主黄世仁对租杨白劳最严重的压榨是什么?难是地租太重吗?其实不是,而是利贷。不是风调雨顺还是天灾人祸,杨白劳了租,剩的钱是无论如何不够还利贷利息的。换句话说,杨白劳哪怕得到老天爷关照,也同样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从他借第一笔利贷开始,他的命运已经注定。

    双刃剑

    杜中宵心里微微叹了气,也不说破。农民靠借贷维持生产,是非常危险的。不要说这个年代,就在他的前世,已经工业社会了,这生产关系依然折磨着农民。最发达的国家,全是大农场,一有天灾,就有农场破产。风调雨顺,谷贱伤农,还是有人破产。更不要说另一个十几亿人的国家,年年都有数以千记的农民,因为还不起农业贷款自杀的。

    什么羊吃人血汗工厂,都太低级,不是压榨剥削还是投资发展,远比不了借贷的手段。从原始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最级的还是金帝国主义,其他的不过是小打小闹。

    每年所付的利息都细计算过,保证他们衣无忧的同时,略有剩余,可以用来改善生活。这样的生活,与周围的一般农比起来,比较宽裕。

    杜中宵连连摇:“通判,朝廷免民的利息,人人称颂圣德。如果那都是他自家东西,只怕免无可免。再者,纵有民中有不肖弟,因是产皆官府所有,也不敢变卖,总有个底线在。不然,就怕有那吃喝嫖赌的,不几年把家产变卖一空,难免兼并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