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1节(1/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罗景中连岂敢,心中却乐开了。杜中宵如此说,自己跟以前的地位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却不知杜中宵是真不会熟练打算盘,只约略记得前世教的诀,自己也要重新练的。

    想了一会,杜中宵:“你既如此本事,在酒楼记账委实是委屈了你。这样吧,你若不嫌弃,便先在营田务那里个贴司,专一账。现在已是秋天,秋粮上就要收了,你到营田务里,把现在开了多少农田,分布在哪些村,详细记录清楚。再估一今秋会产多少粮,一并理好予我。”

    罗景一怔:“官人,乡间方田最难,此事哪里是我能得?”

    杜中宵笑:“方田这大事,又如何会难为你。营田务与别不同,从开田的时候,便就让他们方方正正,立好地堠,并不需要你去重新丈量。你只要依照账籍,大致对即可。”

    方田均税,前世上历史课的时候,杜中宵便知在这个时代这件事有多难。当然,历史课只是笼统地讲了如此会损害官僚地主的利益,遭到反对而推行不去。真到了这个时代,才知这件事远不是那么简单。

    宋朝不立田制,这句话经常与后一句不抑兼并一起说,其实是不一样的。不立田制,是指自宋朝建立开始,便就没有统计丈量过天的土地。田亩数字,有的地区来自中晚唐,有的来自五代,来源五八门。土地数字来源于前代,土地税收也是同样,宋朝只过几次微调。即对于各州县,只有朝廷定来的钱粮是确定的,本地有多少耕地,那就只有天知了。这状况,才是真宗皇帝正税不得增加的原因。因为正税一加,天知加到什么人上去。朝廷增加税赋,最合理的就是从商税上来。

    在宋朝方田均税,绝不是平均地主和农民税赋负担这么简单的事,还涉及到地区之间的平衡,地力贫瘠沃之间的平衡,牵扯到等的升降。地区之间,特别是在南方的许多州县,宋是统一了各地方政权建立的。地方政权比如南唐和闽越的税率便就不同,造成州与州之间,同州的县与县之间,税率就天差地远。重税的地方,如宣州地区可以是邻近县的数倍之多。积弊已经年日久,除非是政权稳定,国家的财政压力不大的时候,才能先方田,再想办法均税。这个问题牵涉是如此之广,以致少有官员涉及。

    杜中宵现在可没有那个野心,去承担这么大的政治任务。而且对知县来说,方田均税没有政治上的任何好。不多少田来,的税还是那么多,县里的百姓有人占便宜有人知亏,力不讨好。

    以前的旧账可以不碰,杜中宵却不允许新建的营田务还是这象。营田务垦田的时候,必须顺着沟渠和路,把田地得方方正正。有边角的地方,一律列为荒地,或者放牧,或者植桑枣。

    听了杜中宵所讲,罗景才放心来。他不过一个小人,到县里个公吏,赚几贯钱,一给自己方田均税这重任,可不吓死个人。问明白了,又:“即使田亩清楚,小的又如何估计产多少粮?”

    杜中宵:“这就有些学问了。一亩二百四十步,你在地里选得不好不坏的地段,一步宽一步见方,取其稻穗,测其实有多少,乘以二百四十就是。其要诀,就在取的地方一定要不好不坏,方能估算得准确。你第一次,差一些不要,这事总是越越熟。”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