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7节(2/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正在杜中宵想的时候,陶十七带了吴克久来,过来见礼。

    陶十七从外面来,到杜中宵边行礼:“官人,外面来了一个客人,自称吴克久。我听家里的人说,以前与官人有些过节,不知见也不见。”

    杜中宵摇了摇:“你家过得如何,我不关心

    在衙门里,一个地方大算什么?范镇在的时候还好,并没有故意欺压吴克久一家,只是面的吏人讨好杜循,拿他家的酒楼文章,使其不断亏钱。等到范镇离任,新换来的是个选人县令,就不再那么文质彬彬了。不只是让吴家的酒楼亏钱,还派给他家里各重役。吴克久当过半年衙前,被县令派往京城,押运一批官。从临颖离开的时候,故意给他朽坏的,到了京城不收,把吴克久亏是血。

    回乡之后,杜中宵拜访过了知县等官员,便就日日被乡亲们请去饮酒,从不间断。这样的日过了半个多月,杜中宵实在腻了,托言不好,不再门。

    陶十七:“可不是。也不知这人什么病,官人不见客,他却缠着不放。”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不原谅

    吴克久的面有些难过,:“以前是小民无知,得罪了官人,至有今日之厄。还望官人君不念旧恶,就此放过了吧。”

    杜中宵:“你我向无,见又如何?不见又如何?相见不如不见。”

    半年衙前,吴家的家产基本亏空,只剩了乡的几百亩地。没有官府撑腰,小地主当得也憋屈无比,各差役没有断过,吴家有些支撑不去了。

    杜中宵回乡,家人给他讲过吴克久的事。杜中宵又能怎么?只好置之不理。衙门的一切都是于法有据,还没有假官司坑他呢。

    见杜中宵看自己,吴克久拱手行礼:“听说官人回来,小民便就来求见。只是一直不得其便,直到今日才见到官人,万望恕罪。”

    吴克久一时语,过了好一会才:“官人虽然没有说什么,地位在那里,总是有人要迎合你的心思,给我难堪。这几年,我家的酒楼已经赔去了,就连积蓄也因为衙前当差,赔得光。现在只守着乡两三百亩薄田度日,还是被乡里欺压,日日差役不断。这,如何过得去?”

    杜中宵看着吴克久,不过三年的时间,就已经白,面容枯槁,浑似老了几十岁,哪里还有当年骄横跋扈的样

    叹了气,杜中宵起池边踱步。从吴克久的经历,可以看自己当初决定读书考士是多么正确。没这个官,即使赚了钱又能怎样?一不小心,就是这样的场。

    陶十七犹豫了一番,才:“我听看门的秦阿爹讲,自官人回乡,这人便就前来拜访。秦阿爹一直不许他来,没想到这厮日日前来,风雨不断。秦阿爹实在厌烦,才托我来问官人。”

    见两位老人都这么说,杜中宵不好推辞,只好:“此事我要问过罗景才好。这是家事,要他同意才行。虽然说是随在我边时日不少,但谁知他心里如何想?”

    杜中宵把手中的书了一会神。人生就是这么奇妙,当年父亲落不明,自己落魄得卖羊蹄为生,吴克久一不把自己放在里。那个时候,他要纳月娘为妾,还以为是对韩家的施舍,只怕没有想过会有今天。凭良心讲,杜中宵中士之后,并没有打击吴克久,连他的名字都没有提。但是杜中宵不提,其他人可没有忘记。

    韩练听了喜:“既然有这么一个人,那就留来么!衙门里不会缺人,我们家里可是缺。大郎在外官,不要只想着为朝廷事,也要为家里想想。”

你就是。——我看那个罗景就不错,人又老实,事踏实,又是在营田务事的,定然能把庄好。到河东路你是一州签判,手着多少人?不差这一个!”

    杜中宵愣了一,问:“他来了十几日了?”

    天气一天一天了起来,杜中宵坐在后园的池边,着凉风看些闲书。

    杜中宵:“奇怪,当日是你欺压于我,擅自把我抓到牢里。自从范知县来,我们合解,我便再没提过你的名字。我本来就没对你过什么,谈何放过?”

    陶十七应诺,转去了。

    杜中宵摇了摇:“这人是乡里大,以前我家里落魄的时候,曾欺压于我。听人说,他家里这些年败落得厉害,已得到报应,我见他什么。”

    杜中宵冷笑一声:“还能有什么?当年他趁我们家里落魄,极尽羞辱。后来我中了士,不衙门还是乡亲,难免要为我气。已经三年多了,我听说他家的酒楼已经败落,想来是撑不住了。算了,你带他来,我见一见就是。我不见他,只怕他这一世都在乡里抬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