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与黄河对岸的蕃通商。后来沿边设禁地,人
迁,这
渡
便就废了。
杜中宵选的第一屯垦地,便在渡
附近。这里地势平坦,黄河淤泥
厚,土质
沃,是开垦农田的好地方。渡过黄河,对面山里煤炭广布,有很多
天煤矿,可以用作燃料。
程文礼与杜中宵站在黄河岸边,看着平缓过的黄河,赞叹
:“大河在这里依山而行,在东岸留
这么一大片平地,真是天赐。这一片河滩不
千顷,若是开垦
来,火山军从此粮草无虞。”
大江大河在北半球,大多会向西摆,不断切割西岸。所以南北向的大河,多会在河的东岸冲刷
平地,东西
向的,平地则多在南岸。这一带黄土
厚,黄河从山里
来,地势土层巧合之
,先折向西
,遇到石山,又转向南,冲
这一大片河滩,确实难得。
杜中宵看着周围,对程文礼:“这里我大致查看过,南至军城,北至董家寨,全
开垦
来可安置近万人
。只是现在全为荒草,开垦不易。前些日
我已命人从保德军购置钢铁,打造铁
,这几日应该到了。有了铁
,开地可事倍功半。”
程文礼有些犹豫:“这里地近边关,蕃人众多,打造铁,只怕——”
杜中宵摇了摇:“怕些什么,这四近军兵众多,哪个
上没把钢刀防
?一
农
,没必要瞻前顾后。再者说了,契丹向来产好铁,也不靠我们。”
宋和契丹都禁止铁,更多是
于限制对方武
制造的目的,两国都能自给。真正缺铁的是党项,他们以前还能从契丹买铁,两国
恶,他们没了铁
来源。
两人带着随从沿河岸而行,查看地形。这一带的黄河东岸多是河滩,有大量沼泽,对岸则靠着山脚。渡
之所以设在九良津,是因对面有一片平地,且
平缓,刚好渡船往来。
十三郎和陈勤两人带了兵士,在河面上来回撑着渡船,不断试探势。船工是从董家寨那里征调来的,在黄河里跑了一辈
船,熟悉附近
。
站在河边的大柳树,看着渡船慢慢靠岸,杜中宵对老船工
:“老丈,渡
设在这里可还好?”
老船工:“回官人,这里本就是古渡
,自然合适。只是数十年不用,怕
变迁,会
现意外而已,不得不再查探一番。依小老儿看,这边的渡
还是设在原址,对岸要略作些变动。”
杜中宵了
,黄河的泥沙沉积多,几十年
况就会不一样,变一变不足为奇。由于沿边设禁地,不许伐木,这一带的黄河泥沙不多,并不混浊,
变化并不剧烈。
十三郎扶着船工到了岸上,到了柳树,向杜中宵和程文礼行礼。
杜中宵看着面前的黄河,问:“这一带的黄河宽阔,
也不急,不知能否行船。”
老船工摇摇:“依小的所知,从董家寨到府州,行船无碍。其他河段,险滩又多,
又急,行船便就不容易了。倒是有盗伐大木的木排,有时会沿河而
。”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