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2节(2/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王凯:“我自有办法。此次回京,我难免见些家中故旧,有那得力之人,可以想办法。文臣最贵的是馆阁,知军,外任多有功劳,召试馆阁也是应该的。”

    王凯:“知军也不必过谦,自立国以来,到这里主政的有数十人,火山军还不是那个样?知军到来不过一年余,就成要地,商云集,这功劳大家都看在里。”

    杜中宵听了就笑:“如此最好!麦面我这里还有许多用呢!看看这外面,店铺用的,大多都是麦面,每年不知用多少。今年粮收得多,粟米应该是足够了。至于草秣,今在附近山地利了苜蓿,若是知州不嫌弃,可以运些去。”

便从这里,折继闵是得利最多的人,特意借机来向杜中宵谢。

    讲过闲话,说起秋粮,折继闵:“府州今年的粮草,好大一分着落在火山军这里。我知你这里多产麦,麦面虽然好,只是不好储存。还望知军解送粮草时,尽量用粟。”

    “这事,就更加不容易了——”杜中宵说完,觉得不合适,忙闭上了嘴。王凯官再大,也是个武将,哪里能在这上说得上话?本来以夏辣跟杜中宵的关系,他可以举荐。不过两人关系不亲密,杜中宵的任期又没有结束,此事便就没有动静。

    杜中宵:“羊便宜了,羊呢自然便宜。只要周围人多养羊,早晚价如布帛。”

    不过转念一想,王凯的祖父是开国功臣王全彬,背景厚。以前王凯是个浪的时候,那些故旧都装作不认识,现在军大将,就是另一回事了。

    馆阁向来是育才之地,只要带上了馆职,不但是升官比别人快,更重要的是有了一特殊份,成了皇上认识的人。官员升迁任官,有很多途径。一般是吏审官院,称为省除,杜中宵以前就是。这份虽然也一样有朝旨,有陛辞,但多是例行公事,不要说皇帝,就连宰相都没有印象,有好差事绝

    听了这话,杜中宵先是一愣,而后淡淡地:“钤辖,有话直说么。我们两人相识已久,一起占住唐龙镇,把周围打造得如铁桶一般,不比别人。”

    杜中宵:“周边数百里之,就这里的一片土地平旷,招揽人,自然就发展起来。”

    折继闵听了大喜:“那便谢过知军了!作为料,苜蓿可比草秣多了!”

    折继闵也:“唐龙镇自立国时起,便就归附本朝,受我折家辖制。因其路远地偏,一向不曾过问其事务。若是朝廷得急了,他们就躲到河东去,契丹得急了,就躲到河西来,两方摇摆。知军不但收复了那要地,而且大修路,短短时间就与火山军连在一起,牢不可破。这等功劳,实属不易!”

    几人直饮酒到午后,折继闵因为要去唐龙镇看一看,先行告辞。程文礼最近闲一些,陪着他一起前去。潘振要回衙门理事务,也一起离去。

    重新落座,折继闵:“听闻火山军这里羊织造搞得好生兴旺,急需羊。麟府二州,境多山地,养羊的人多,多产羊。我已命人收购,卖来此时,知军行个方便。”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看着外面繁华的街市,折继闵:“火山军以前我也来过,除董家寨,这一带一片荒凉,不想现在竟闹如厮!这一带府州向称大城,却远不及这里。”

    王凯:“那我便直说了。此次我京为龙神卫帅,一是因为酬我守边功劳,再一个,也是朝廷见火炮犀利,想用在禁军中。火炮利,是知军想来先用的,谁比你熟悉?所以我想着,让你与我一起京,找个合适职事,这件事。以后建功立业,都是我们两人的功劳。”

    折继闵笑着摇了摇:“我看过你们制的呢袍,委实好。不过,价钱着实贵了些,普通士卒哪里穿得起?等到以后价钱降来了,倒是可以商量。”

    杜中宵:“知州放心,只要运来,必然照价收购。这里产的好羊呢,最适合,若是买些回去,过绢帛。”

    众人离开,王凯和杜中宵又喝了几杯酒,:“知军,现在火山军好生兴旺,若是离去,会不会舍不得?火山军在你手上兴盛起来,再上两年,朝廷必有重用。”

    说完,与王凯一起,与杜中宵饮了一杯。

    杜中宵:“钤辖武将,我为文臣,只怕不好引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