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48节(3/5)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事,自己主动请缨,继续文官岂不是好?

    越想越是如此。回到客栈,杜中宵立即写了一封奏章,说了纤夫面临的困难,朝廷如果应对不当可能会现的危机。最后,建议把各裁减来的纤夫,安置在周边几路闲田,屯垦开荒。

    周边几路,京东路和河北路人稠密,是繁华之地,闲田不多。陕西路关中地区一样,周边山地又不适合开荒。惟有京西路和两淮的一分地区,由于历史原因,有大量荒地。当然,向南还有荆湖路,此时还没有开发,也是开荒的好地方。

    安置这么多人,最合适的就是以唐州、邓州为中心,以南盆地为主,兼及襄。这一带土地沃,气候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是传统上的农业发达地区。只是由于晚唐五代战,土地抛荒,人逃散,现了大量的无人区。

    为免再现误会,杜中宵再次遂自荐,原意去这件事。不是以什么名义,反正不会以武官的份。哪怕是朝廷别派大臣主持,自己从旁协助也好。

    作为馆职,便是有这一个好,可以随便对政事发表意见。不像其他职事官,说得多了,不定一个越职言事的大帽来。

    等了一天,上朝的日,杜中宵把自己的奏章送了上去,便安心等待。

    奏章由通银台司统一理,并不是所有的都会送去,有的直接送相关衙门了。就是要送去的,也不知要多少时间。送去之后,还有尚书省的女官,不一定全都由皇帝过目。

    不过杜中宵新在贝州城立了功,两府重视,皇帝在意,奏章没有停滞,就先到了政事堂,接着就到了皇帝赵祯的案前。

    便就被提了起来。

    年前张尧佐回京接替明镐,权知开封府,看了赵祯传来的杜中宵奏章,捧笏:“陛,杜学士奏章所说,句句是实。自年后汴河用车船,要裁减纤夫的消息传了去,在京歇冬的纤夫便不住闹事。他们听说车船是本府推官韩绛所制,日日堵在他家门,要生事端。为了防止意外,韩绛已经在家歇了月余时间,不到府视事。为了防这些纤夫生事,开封府费了无数力气。”

    陈执中:“此事是实。在京的纤夫有两万多人,一旦闹将起来,可比贝州王则之更加麻烦。为防意外,一直没有揭榜裁撤。只等着汴河冰消,这些人回到驻地,再从容想办法。”

    京西营田

    翰林学士叶清臣:“汴河纤夫为数不少,此事不可不虑。即使到了地方,一样是无事可,没有白白发放钱粮的理。此事最好即早置,免得别生事端。”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