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79节(3/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观一也就是防守有余,攻不足。

    如果早有这样一条铁路,军队和资能够源源不断地运到西北,又会是什么结果呢?作为当年的西北主帅之一,范仲淹禁不住这样想。或许,不会那么狼狈,但要想战胜元昊,总觉得还是不足。

    见众人兴趣,杜中宵:“其实铺铁路,通火车,不只是缩短了运送人员和资的时间,节省了运费。更重要的是,有了这手段,从其他方便能够节省大笔钱财。”

    作为转运副使,李铖对此是最兴趣的,见杜中宵说起,忙:“运判,铁路和火车是你们铁监制来的,你着,想来比我们都看得清楚。到底有哪些好,不妨说上一说。”

    杜中宵拱手,:“便以刚才说的西北为例。如果有了铁路,中原大军数日可达。不只如此,陕西路的军队,几天时间就可调到数百里外。如此一来,就不必到建堡寨,设防。一路有警,方圆千里的大军可以云集对敌,不致因设防每路的兵都不多,被西贼各个击破。此是军事意义。再从朝廷费来讲,中原资可以方便地调运到西北,便就不必依赖商贾,延边中法没有必要了。仅此一项,就可节省千万贯不止。而且,运输方便,前线的价就不会太贵,又省一大笔钱。”

    李铖:“说得有理。前些日,田计使来书,说许多人都言铁路好要今年秋冬之季铺设襄州到洛的铁路,让我们议一议。运判觉得如何?”

    杜中宵:“从襄州到洛,有两条路。一条是走邓州、南、鲁山关,经汝州到洛。还有一条是走唐州,过叶县去汝州。西线路短,若铺起来比东线便捷,此不必说。但六十里鲁山关都在山中,能不能铺路,官说不好。稳妥起见,走唐州,过叶县,虽然远了一些,一路都是平地,倒是有可能。”

    李铖:“有理。鲁山关一向通不了大车,铺起来不易,还是走唐州稳妥。运判,如果铺这样一条路,不知秋冬两季可否完成?”

    杜中宵:“副使,只是铺路,当然不难。但是,这样的路,铁监积攒来的铁,就全都用完了。再铺别的路,铁监挪不钢材来,要用钱了。”

    抢占先机

    听了这话,李铖不由皱起眉:“要钱?现在铁监很缺钱吗?”

    杜中宵无奈地:“副使,铁监建起来,只有库拨来的五十万贯现钱,再就是本路各州调拨的粮米。两万余人,月月都要发钱粮,铁监的铁又卖不去,怎么会有钱?现在铁监的账上,只有二十余万贯现钱,到现在也是月月见少,没有节余。”

    宋祁:“运判,铁监的钢铁极是优良,价钱也不贵,人人抢着要,怎么卖不去?”

    杜中宵摇:“抢着要是不错,可要运去啊!澧河对面的那相公们都看了,日见繁华,不知多少外地客商住在那里。他们买的货,在铁监的货场堆积如山,运不走。除了近便的几州,其他客商都是用火车把货运到襄城或者唐州,哪来那么多的车船?”

    李复圭听了忙:“运判说的不错,我们唐州这里的码,也堆积了大量货。有的等船,有的等火车,我听说有的已经排到数月之后了。”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