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04节(5/5)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量,都有确数。时限到了,或者货拖延时日,或者数量不够,契约写不清楚便就难论赔偿数额。我们也是经多了这事,得提举指,现在商契都明定违约金。晚到一日罚多少钱,数量短少罚多少钱,都有明契,少了许多纷争。”

    寻心里清楚,杜中宵现在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十三郎等人从宜城县抢了人。宜城县令已经打听到了是营田务的人的,状递到州里。寻是,不是士,官场上本就被另看待,官职又低于杜中宵,不好到那里拿人,一时犹豫不决。杜中宵从本上解决问题,也是给寻个台阶

    于法律,岂能不知这里面的漏?十三郎抢人在前,订契约条例在后,法不前溯,理是不到这案的。但只要新条例来,可以让县令决断,依新法论,这在地方官的权限之。心中有计较,寻基本不参与讨论,自己等三位监司主官议结果执行就好。

    周沆沉良久,:“若是订立契约时,明写违约要赔偿钱数,倒也有许多好。怕只怕,有的商人贪图好,会故意违约。如商场买卖货,订契约时,市价若,写明违约赔多少罚金。而运货到地方的时候,市价涨了,违约反赚得多,商人便就违约。治地方明法令,淳风俗,发生这,就败坏风俗了。此事要多斟酌,不能只因为衙门容易办案,就如此。”

    地方官对案件有一定的裁量权,必须依法断案,但可以依,上无异议即可。一个原因就是治理地方,不只是执行朝廷法律,还有教化地方的职责,两者并无轻重之别。对案件是从严从重,还是薄罚,一个标准就是能不能教化地方,所谓淳风俗。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依地方风俗法外断案,就是乡原例。州县官员与路级监司的官员不同,也与后世有别。他们不但是朝廷派治理地方的,对朝廷也代表着地方。对百姓代表着朝廷,对朝廷则代表着地方百姓,一方面是朝廷律法,另一方面是乡原例。乡原例不是地方法规,地方法规是朝廷律法的一分,此时称一州一县条例。乡原例是地方风俗习惯,遇到了不合地方常理人的案件,地方请愿要求更改结果,就是依据于此。

    周沆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订立契约时明订违约金,商人在违约能够得到好的时候,自然会选择违约。如此一来,会养成漠视契约,不诚信的风俗,违背了治理原则。

    杜中宵:“副使,商人生意,本来就是逐利。任何一单生意,都是有风险的,风险多大,双方各自承担多少,就在契约里表现来。如何表现?一方违约赔罚金若,另一方违约赔罚金若,这个数额就是各自估计的风险。当时估计错了,后来又有何话说?若讲如此不诚信,以后不与此家生意好了。”

    周沆想起了想,:“如此说也有理。不过民间人契,又有许多不便。”

    杜中宵:“人契反而好办得多。百姓卖者,无不是走投无路,不得不如此。朝廷当护百姓,约束主人不得苛待仆,契约自然倾向卖者。卖者要赎,主人本就不该阻拦,是也不是?”

    周沆和张士安:“自该如此。”

    杜中宵:“那就好办了。立约时有期限,若是提前赎人,只需把典钱分摊到时日里,把以后日的钱还给主人就是。当然,赎之后主人家或要雇新人,需要时日,便可商量,是多些日,等主人再雇了人来才走,还是些罚金。这个日要定来,最多一个月,罚金也不能多。”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