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15节(4/5)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到嘴里!”

    陶十七笑着摇了摇,没有说话。酒不是必需,因为要用粮酿造,官员提酒税有有据,任谁都说不不是来。为了方便理,当然不会把酒税定得太低,反正卖多了又不会增加酒税总额。

    听两人说得闹,姚守信:“以前在营田务的时候,听提举讲过官府如何商人。要想让治商业繁荣,普通百姓得到好,便要破除垒。垒破除得越净,百姓得到的实惠便就越多,治的商业便越发达。但对于官府来说,这些规矩全取消掉了,起来就少了抓手,是以此是两难之事。这几年京西路的商业因何发展得快?商场其实在其次,而是借开商场,打掉了各行会,取消牙人。各州县之间,各行业之间,再无能够把持市场的行会和牙人。借着这一风,很多人富了起来,百姓也得到实实在在的好。但没了行会牙人,官府就少了抓手,对市场理不灵。所以鼓励百姓或者自己,或者数家合起来,立会立社,对会社官督民营。现在正是大破之后大立之时,自然一切生机。等到某些会社慢慢得多了,再有几家联合,

    自然又会形成新的行会。只要有了行会,商业就萎靡,价钱上去了。”

    十三郎:“官人经常如此说,凡事有一利则必有一弊,我们行军打仗也是如此。是以每次建议计划,必须写明为了什么,有什么好,会产生什么好,如何兴利除弊,缺一不可。不熟悉的人,有什么好能写清楚,产生什么坏则茫然不知如何写。我们官的人,从这里一就能看是不是熟手。”

    从这里,几个人的话题又转到了军中理。符合这公文格式不难,但写得清楚明白,让上级一看就认可,还是不容易。关键就在每个建议,会产生什么坏,怎么才兴利除弊,提早预防上。真正的行上司,从预估产生的坏,兴利除弊和预防上,一就能看对本职工作掌握的如何。反倒是上司外行,就只会看这建议能带来什么好,坏既不明白也不重视。

    这就是公文中的题,上司能不能看,辨认清楚,属就知是不是行人氏。相反上司也可以从这里,对属的能力有个大致估计,此人可不可以担当重任,还是只能日常事务。

    十三郎和姚守信都是杜中宵一手带来的专门官员,被训练得多了,自然明白这些。

    行会、牙人,不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只要垄断了市场,控制了供应的价格,对商业必然会形成破坏。货价格,但制造者并不会得到好,普通百姓更是如此。行会和牙人会从价中得利,不只是赚得多,更重要的是利稳定。

    作为禁榷之,官府的酒税就清楚表明了这一。提酒税,抬升价格,民间消费量减少,自己酿酒的人家增多,提价不提量。降低酒税,则促民间百姓消费,数量上去。两相比较,酒税基本固定。只不过因为酒是消费品,官府不单只是算经济账,会把酒税定在一个合适的数额上。

    行会与官府行为类似,作为理者,希望有尽可能的收。他们既不是生产者,也不是面向消费者的销售商,既然收基本固定,自然会倾向于提价格,节约理成本,同时获得额外的好。如果生产技术发展了,商会依然会优先压制生产,提价格,保证自己的利益。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