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吏书写公文。
杜中宵的官厅较小,里面只有几案,理
急事务。州事归陈希亮的签厅,军事归李复圭的经略判官厅,他们两人每天到杜中宵的官厅来禀报听命。
这个年代衙门办公,有些相似的是后世的大办公室。比如陈希亮的签厅,里面分为好多案,一案其实就是一个小的办公区域,标志是一张大案几,负责同类事务的公人在那里办公,有人主事。李复圭的经略判官厅与此类似,同样是厅中分为几案,各负其责。
有自己官厅的官员,一般都是衙门中的重要人。除了知州的
官厅,通判有通判厅,签判则有签厅,也就是判官厅,录事参军有录事参军院,司理参军则有司理院。其他官员,就没有自己的官厅了,在这几个院厅办公。签厅又称使院,录事参军院又称州院,合称使、州两院。从名字就可以看
来,使院对应于节度使,本以军事为主,州院则对应于知州,以民事为主。这个年代节度使多是虚职,实际判官厅也
民事,地位在州院之上。推官和掌书记掌节度使印,凡关于军政,是他们用印。
至于实际地位不的司理参军,有单独的司理院,是因为
刑狱。用后世的说法,司理参军有些类似于公安局
,凡狱讼由他们负责,主
审讯。抓的嫌疑人,关于司理院的狱中。审讯结束之后,由司法参军检法条,以合适的罪名送判官厅。判官厅断案,送通判厅和
官厅。通判和知州同意,两位主
联署之后,算是终审。
与后世的司法系比较,司理参军是公安局,司理院只关嫌疑犯。司法参军是检察院,初步定案后关州院。判官厅则兼法院,最后定案,刑狱则是使院。
宋朝制,终审在州,路级提刑司只是对狱讼复
,不是更
一级的司法
系。如果提刑司发现疑案,不是自己审讯,而是发回重审,或者是发给其他的州复审。
这个年代的民政,最重要的就是狱讼,所以幕曹官的一半职责都跟刑狱有关。
杜中宵随手理了几件公文,坐在案后,想起刚才陈希亮报的契丹使节。自己
主河曲路已经过大半年了,契丹一直都没有接
,到这个时候,耶律重元才派使节,有些意思。
前几日,朝廷向契丹派了使节。一共有四拨,分别是契丹国母生辰使、契丹生辰使、契丹国母贺正旦使、契丹贺正旦使。这是往年的常例,但今年有些特别。以往这四拨使节实际上是一起
发,到同样一个地方,契丹国母和契丹国主在一起。但今年不同,契丹国母萧耨斤在中京,耶律洪基则在幽州,耶律重元在大同府。契丹国母的使节到中京去了,契丹国的使节,则去了幽州。
通过使节,一直摸棱两可的宋朝表明了态度,认幽州的耶律洪基为正朔。虽然耶律重元得到了萧耨斤的支持,有一拨使节庆贺,大义名分却丢了。
两帝并立,最重要的一是实力,再一个就是大义名分。宋朝如此安排,自然有两方平稀的想法,但契丹正使去见耶律洪基,却让耶律重元受到了刺激。
现在宋朝对契丹的分量,可不是前几年可以比较。耶律宗真毙于唐龙镇,双方的攻守之势已经转换,得到宋朝认可,是耶律重元和耶律洪基都梦寐以求的。
怎么办?失了大义名分,就只能看实力了。
秋,正是契丹人于打仗的季节。这个时候派使节到河曲路,不用想,耶律重元想用武力解决问题了。要想
兵幽州,耶律重元首先保证的,是杜中宵不会乘虚
攻大同府。
想到这里,杜中宵笑了笑。现在河曲路的况,耶律重元不会不知
。大军正在整训,实际能够用于作战的军队并不多,其实没有足够
力
攻大同。但前边一连串战事,着实吓到了他,哪怕知
杜中宵的难
,却不敢掉以轻心。没有杜中宵的默许,只怕他不敢
动大同府的主力。
去年几万人,就敢攻唐龙镇,以为不过顺手而为。过了一年,耶律重元就变了,知
杜中宵是军力最弱的时候,
兵之前,也要来问一问。没有杜中宵的允许,他真不敢放手跟耶律洪基争战。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