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73节(2/5)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随着秋意渐,契丹战已经不可避免。虽然朝廷已经决定了不参与,但对战局不可能不关心,哪方可能获胜,更应早预判。不要现押错了宝,到时被人反噬的事

    把桌上的树状图一一摆完,杜中宵看了一会,对一边的李复圭:“经判,几个得力人手,依着桌上的图,把契丹的官员如此排布起来。对了,还要别调人员,对摆好的图仔细对,不得有错漏之。”

    包拯上前,看杜中宵在桌上铺了一张纸,画了一幅图,向上面一个一个填人名。这法自己第一次见,忍不住上前观看,问:“节帅这是在什么?”

    萧九圣拱手:“节帅一言九鼎,愿今日没有虚言!”

    帅府,包拯来,对杜中宵拱手行礼,:“契丹使节已经离开了?”

    杜中宵:“不只是官贵戚,就连昌国王也不知多少。阿厮兰番语是狮的意思,西域那里习惯用这称号,不只是昌国王,许多国王

,萧虚烈是西京兵署,一个不得不从了太后萧耨斤,另一个被萧革说动,加了重元势力。

    杜中宵:“刚刚送走。——说来好笑,那使节竟然还想在胜州留几天,以示善意。看来还是有些不放心,想看看胜州势。他们那里就要开打了,留在这里什么?早早打发了事。”

    各有侧重

    杜中宵:“这是契丹的各势力,我个树状图来。龙图且看,这图像不像是一棵树?从最上面渐分枝桠,而成为一棵大树。实在没有办法,契丹除了奚人、渤海人和汉人外,本族分为皇族和后族。皇族和后族里又公许多支,看着同族,其实关系极为疏远。外人不知究意,哪里能分清楚?更加不要说他又有契丹名,又有汉名,还有名、字诸般。数月以来,帅司费了不少力气,凡契丹贵戚官,都搜集了许多资料。我这里分门别类,把他们的族属、支系标记清楚,不致混。”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再加上拥立耶重元的主将萧革,属于后族的另一支,错,契丹两帝并立成了皇族和后族的公开决裂。被裹挟在其中的,不知多少贵戚官。

    把桌上的树状图收起来后,杜中宵与包拯落座,士卒上了茶来。

    李复圭应诺。经略司有自己的报机构,有专人这些事。杜中宵只是摆个样,告诉手要这样去,当然不需要亲自动手。

    萧九圣沉思一会,:“节帅,如果西京皇太弟奉太后诏,兵讨平幽州叛逆,节帅会不会乘西京空虚,捣其侧背?现在秋,大军将行,太后派萧某来,愿得节帅一诺!”

    杜中宵看着萧九圣,从容:“我为一路之帅,军国大事,自然是奉枢密院宣命。太尉安心,只要没有朝廷诏旨,我怎么会跟兄弟之开战?”

    杜中宵笑了笑:“那是当然。太尉可以回去禀告太后,契丹家事,我这里概不会手。”

    请了茶,杜中宵:“理清了契丹各势力,党项同样也要照此办理。去年屈野河一战,党项国相没藏讹庞带军来援,结果偷不成蚀一把米,反把地斤泽丢了。这几个月,他被党项多个势力为难,权势不比以前。谅祚虽然年幼,只能任由权臣摆布,太后没藏氏可不同。我们搞不清党项局势,一个不好,没藏氏突然发难,夺了没藏讹庞职权,到时难免手足无措。”

    听萧九圣话里语气,杜中宵猜得到,朝廷应该给了同样的答复。契丹自己哪怕打得昏天黑地,宋朝也不会手。只是去年杜中宵自到了唐龙镇,一路向北打,耶律重元不敢赌他会遵朝命,必须派人来而已。

    包拯看着桌上正是后族的阿古之一系,从阿古之始,后辈的孙枝系清清楚楚。不但是男,就连重要的女有哪些,有哪些家族联姻,也都标记清楚,不由连连

    契丹还带有族遗风,一个人首先是族的成员,其次才是朝廷官员。不分清楚族,契丹官员的倾向就捉摸不清。以前宋朝的报很弱,经常连契丹和党项重要官员的名字都搞不清,更不要说对两国的行动预判。杜中宵到河曲路,才初步建立起报网络,掌握两国动向。

    包拯:“节帅说的是。除了党项,其余势力该不该也如此?比如昌国。年末铁路就会修到黑城,那里离着昌已不远。可朝廷对昌国势力一无所知,只知其王为阿厮兰,官贵戚完全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