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28节(4/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又要了酒,让小厮去准备。

    看着五人,陶十七:“看他们的样,这五人是附近地的。自从开了铁监,这里的土著都过上了好日,家里能供得起人读书了,那个发解的四郎,想来是他们兄弟一起供的。”

    杜中宵。陶十七说的不错,铁监开了七八年,当时受益的人,开始结果了。京西路人少地多,亩产不,农家除非祖传,不然难有个读书人。以前乡间难有个教书先生,杜中宵京西营田,地方学校才开始多起来。经济好了,读书人多了,才有启蒙先生。

    不一刻,酒菜上来,杜中宵与陶十七边吃边谈,说着最近柏亭监的变化。

    陶十七:“说起来,我是贫,若是不随在官人边,连读书识字也没法可想。这周围的事啊,只看见在变,却说不个所以然来。官人这次来,让我明白了许多理。”

    杜中宵:“理其实简单。这个地方,为什么富了起来?富起来后赚来的钱,多少官,多少主家,多少事的人,合不合理而已。”

    陶十七:“现在开的工厂,

    其实官府没收多少钱。官府收钱,收的是税钱,民间许多买卖,本查无可查,哪里收钱去?现在的县衙,只在几个大码、车站等几个繁华地方,照运的货,收此过税而已。那些工厂,官府连有多少家都不知,到哪里收钱去?”

    杜中宵摇了摇:“工厂赚钱,可比一般的店铺厉害多了。不收他们的钱,终是不妥。”

    一家几十个人的工厂,工厂主一年纯赚几千贯本不算什么,过万贯也不稀奇。整个柏亭监有多少这样的工厂?如果真能收上税来,钱粮可不是现在可比。这是新生事务,地方没有经验理,只能够放任自。柏亭监的钱粮,主要是地方收货商税,还有一些店铺的住税,最大的反而没

    为了逃税,叶县的工厂能不用火车运输就决不用。用火车逃税很难,运就简单多了。用大车运一段路,不在码上船,官府哪里查得清楚?

    正在杜中宵和陶十七说着话的时候,一边五人的桌上也上了菜。年纪最大的人:“我们苦力的人,一年吃不了几次。今天为四郎送行,酒尽有,诸位饱餐。”

    四郎拱手:“三位哥哥,还有小弟,此次我能够发解,全靠你们平时养活。发解而已,了京城如果不能中士,一切都要从再来,终究是空。”

    大郎:“怎么说这丧气话?我们这田的农家,不是这几年地方赚钱,哪里会有读书人!不中士也没有什么,回来县里,举人有许多事,不用再像我们一样力。”

    几个兄弟一起称是。他们是几代前从河东路搬来的人家,一直田为生,家里连个识字的人都没有过。这次四郎过了发解试,几人认为是莫大荣耀。

    宋朝科举不问门第,限制很少,只要能识诗书,有保人,就可以参加。看起来条件宽松,实际上整个社会的识字率才多少?而且民间教育不发达,乡间很少有启蒙学校,不是家学渊源,或者机缘巧合,一般百姓是没有机会读书识字的。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