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31节(2/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说完这番话,场面一时安静来,鲍轲和吴君庸都不说话。过了一会,鲍轲才:“中丞,如果这样,叶县可就没有人活了。”

    杜中宵一时无言。白家的案已经审理结束,白正然的尸已经腐烂,查不什么,最后就只能自缢结案。简员外被重判,到西北垦田,并没有一个死刑。这个结果显然不能让白先满意,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世间事,本就有许多不如意。杜中宵是御史,只能够监察,不能亲自审案,只能够如此了。

    杜中宵

    杜中宵苦笑着摇了摇:“审理清楚?我看是审不清楚了。一时间抓了这么多地方豪,叶县地面却平静如初,你们知是因为什么吗?”

    想了许久,杜中宵对一边的士卒:“去请鲍提刑和吴知监来,我有话跟他们说。”

    翻遍案卷,杜中宵放在一边,闭目沉思。叶县这样一个地方,面对着大量财富,没有人命官司和大案太过奇怪。在杜中宵想来,每个占据一市场的人,不说说个个手上有人命,大量斗殴是少不了的。

    鲍轲拱手:“愿听中丞教诲!”

    鲍轲沉默了一会,:“中丞,这些地方豪,是因为废了行会牙人,拼杀来的。他们只要维持地方秩序,并不需要打打杀杀,并没犯重罪。”

    鲍轲不语。其实他的心里,觉上觉得杜中宵说的有理,但自己错在哪里,却又说不来。

    鲍轲急忙拱手:“都是官无能,连累中丞。”

    这些日抓的人多是把持各个市场的豪,问了许多案来。只是都是小案,没有人命官司,没有牵连极广的案。在许多地方,这都是日常发生的事,许多审案官员痛。

    鲍轲和吴君庸两人拱手称是,不敢多解释。白家一案,知的都明白,白正然之死,很可能是简员外的手。但没有人证证,最好只能不问。

    用了茶,杜中宵:“今日白姑娘来向我辞行,说是案已经终了,她去投奔他乡亲戚了。此案纠缠了半年多,直到送状纸到御史台,我亲自来,才有了结果。”

    吴君庸:“中丞,那些人不过是把持地方的城狐社鼠,说有错当然有错,但却无大错。官府对地方不能,自然就需要这些人。”

    要了多少时间,两人到来,各自落座,杜中宵吩咐上了茶。

    杜中宵:“事实真是如此吗?地方豪,不勾结官吏,如何渔乡里!白家一案,还没有这么复杂,就牵扯到几个吏人。这些把持地方的豪,县衙中没有吏人支持,如何能去?回去告诉在这里查案的官员,不要怕牵涉到叶县公吏!凡是牵涉去的,越是吏人,越是要严查!”

“事已经过去许久,只能够尽人事,听天命了。我的心中虽有不甘,也只能接受。简家赔了许多钱,事就此过去。唉,一时之间,真不知应该说什么才好。”

    鲍轲看了看吴君庸,拱手:“这几日来的官员几乎日夜不休,详加审理。虽然难免有不如意的地方,他们的心意总是到了。知中丞留在叶县的日不多,定然早日审理清楚。”

    鲍轲:“中丞,事实如此,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看着两人,杜中宵:“其实,百姓要求的不多,给一个结果就好,没有办法,也不去求什么都明明白白。我们为官理政,应该明白这一。过去的事不多说了,就说自然到叶县收到的状纸,从邻近州县调了许多官员来,帮着审理。你们两人觉得,审得如何?”

    杜中宵:“世间事,有许多不无可奈何的地方,不是不想,而是不了。白姑娘虽然对案结果不怎么满意,但已经审理终结,她也不多说什么。”

    杜中宵:“为什么需要这些人?朝廷律法,治理地方,非官即吏!废了行会牙人,这些人凭什么理地方?你们审案的时候,凡是牵涉吏人的,都轻轻放过,重在这些人跟百姓的冲突上面。他们已经把持市场,收着规例,跟百姓还有什么生死冲突?结果审来的,小案一堆,没有一大事沾。这样有什么用?无非是关几天,就放回去而已!”

    “真地没有吗?”杜中宵的语气一重了。“打打杀杀,拼杀来,难是靠嘴啊!状纸和你们审理的状词我看过了,总是避重就轻,就想这么逃避过去?”

    送走了白先,杜中宵回到驿馆,觉得有些心烦意。拿起这两天鲍轲送过来的审案记录,随手观看。

    杜中宵:“因为抓起来的人清楚,没有抓的他们的手也清楚,没有重罪,无非是关几天,豪去依然着地方。又没有多少日,外面的手互相忍让,先熬过去再说。不什么事,无非是等这些人去,再慢慢想办法。提刑,这样审案,对地方真地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