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42节(2/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刘几拱手:“如此最好。不过,这里虽然有去西寿的没烟峡,路却甚是难走。太尉自带兵去攻韦州,我带兵再前行几十里,自割踏寨西去即可。那里都是大,炮车容易行。”

    帅帐,狄青对刘几:“自没烟峡西去,就是党项的西寿监军司。在这里我与将军分兵,你带五万大军,去攻西寿,我亲帅五万军,去攻东边的韦州。前边割踏寨党项军已经弃寨逃跑,其余兵可沿葫芦川谷,与我们会合于鸣沙县。”

    赏移是党项在葫芦川中的重要寨,守住西去的没烟峡,扼住北去路。不过在宋军的重炮面前,这城寨防守作用不大。半天时间,就已经陷落。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又过了五天,狄青的中军才到这里,大军挤满了山谷。

    刘几拱手称是。无非派几千人,沿着没烟峡行罢了。这个时候,党项哪里有胆派兵来攻。报,西寿监军司兵集完全,也不足两万。由于被北来的宋军吓破了胆,大量依附党项的小本不听党项集,西寿有没有一万兵都很成问题。

    从星星峡到这里,韩琦一个多月已经前了一千多里,与党项战过几次,骨勒存忠岂能不知宋军骑兵厉害?可那又能怎么样呢?城守不住的时候,还是要带兵城逃跑,哪怕明知跑不了。

    新的军制,营以的编制是定死的,狄青到现在还没有记住各营的指挥使。上面编制,在河曲路的时候,哪一级多少骑兵,多少炮兵,多少机动力量,有个基本数目。现在则不同,狄青对于新军制的指挥系不熟悉,营以上的炮兵、骑兵、机动力量,狄青全都分开单独编列。

    骨勒存忠叹了气:“将军,有的事,你明明知不能,却又不得不去。只要宋军攻城攻得足够猛,我们就算明明知城不好,也只能城。”

    刘几了帅帐,回到自己帐房,叫了参谋过来,吩咐他们立即制定作战计划。由于很多参谋在狄青那里无所事事,被刘几收拢,他帐参谋数量充足。

    西寿监军司位于山间盆地,并没有城廓,只是党项牧民的驻地。刘几估计,自己带几千人就可以消灭他们。现在是三十万大军聚在一起,山谷之中过于密集,早分兵早好,五万军就五万。

    作战就是这样,并不总是谋诡计。大多数时候,真正两兵相对的时候,就看谁能拼到最后。党项守城无炮,城墙只怕是待不住。守不住城墙,怎么能守住甘州城呢?

    看着刘几帐,狄青心中暗暗叹了气。自己又何尝不知刘几不满,可有什么办法呢?大军整训完毕,跟自己以前熟悉的军队不同,跟杜中宵的河曲路兵也不同,又不熟悉新的指挥系。狄青自到镇戎军后,就殚竭虑,用尽了心力,努力不

    狄青想了想,:“一切还是谨慎。要从割踏寨西去也好,不过还是要分派兵,从没烟峡西去,与你的大军在西寿会合。我们带的三十万大军,是朝廷最可倚仗的,不可有丝毫大意。”

    骨勒存忠作为守将,已经知自己必然失败,只是不知能守多时间而已。

    最后的结果,就是狄青一直对于怎么分兵,怎么编列,哪些人哪些队的主帅,拿不定主意。此时又不像南征侬智时,全国军队随便他怎么调,手很多将领不熟。作为主帅,对手的将领不熟是大忌,狄青对此一直很担心。

    狄青:“只怕党项兵会沿没烟峡而来,抄我军的后路。”

    勒啰英:“宋军的骑兵甚是厉害,只要城,必然难逃其毒手。明知如此,留东城门何用!”

    分兵

骨勒存忠看了许久,:“宋军是南北对攻,城西是黑不说,城东也留了来,这是围三阙一。”

    刘几:“葫芦川谷还有十数大军,岂能守不住后路?太尉安心,直至现在,后军还在镇戎军没有动,党项几个胆敢来抄大军后路?谷中剩的军队,必叫他们有来无回!”

    开封府,杜中宵与几位大臣一起,被归急召往崇政殿议事。杜中宵到的时

    刘几对狄青过于谨慎,导致大军行动迟缓早就不满,哪里会听这些。如果不是狄青节制,刘几早就带着兵分兵,不跟狄青一起行动了。大军挤在一起,作为副帅,刘几搞不清楚,到底有哪些军队在自己附近,哪些军队还在后面。说是三十万大军,真正能指挥的,只有帅帐周围的一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