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56节(4/5)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比往年更加闹。明日天一黑,你们便就去观灯。等宣德门散了,我自会去寻找你们。”

    韩月娘:“宣德门诸多闹,哪里是容易散的。不如我们提前一天,去四看看。听说州桥那里,诸般杂耍都有,十分闹,要去看一看。”

    杜中宵:“如此也好。除了没有焰火,其实这几日灯都挂来了,游览都甚众。看灯,终究是看个闹,只要有行人,不必非要上元。”

    说了几句闲话,杜中宵到了书房里,一个人坐着看书。王德用年近八旬,年纪太大,在枢密使任上备位而已。今天正式允许其致仕,杜中宵便就明白,赵祯有意让自己到枢密院去。只是到底枢密使还是副使,一切未知。照惯例,应该副使,直接枢密使升迁太过迅速。

    放书本,杜中宵看着窗外,一时间竟然无悲无喜。照自己这几年的功绩,朝为枢密其实是顺理成章的事,只是牵涉军权,受到猜忌而已。

    宋朝的帅臣,朝为枢密使其实没有什么阻碍,本来就是正常升迁。只是杜中宵不同,以前的营田厢军是他自己一手建起来,表现太过耀,才先到御史中丞任上。这半年多时间,杜中宵在御史中丞任上没有大的作为,算是不得不失。最主要的作用,是让皇帝了解了自己。

    站起来,杜中宵看着窗外的月,思索着以后的路。宋朝的军制改革并不复杂,主要就是把两汉以来慢慢从军中剥离来的政治功能,再重新加去。使军队不再是一个与现实隔绝的系,而与国家密结合起来。难的是,怎么跟现实结合,怎么能够引人参军。

    时代已经变了,对于小农来说,一个能够参军的壮劳力对家作用很大。如果不给予补偿,则百姓参军的动力不足。如果行补偿,还不能够太少,补偿由哪里,怎么。参军怎么选人,这些人如何退役,既要保证战斗力,又不能够影响社会。

    这些问题,如果理不好,将直接影响改革的成果。宋朝朝廷收钱粮养军的习惯,使对军队行补偿比较容易,现在难的,是怎么除役。

    杜中宵叹了一气,其实自己在河曲路的改革,还是很不完备的,考虑的事还是太少。要想真正完成新的军制,有许许多多的地方要考虑。军队的战斗与训练,如何保证战斗力,是一个大问题。几千年来都没有解决的事,想一解决,并不容易。军队的战斗力盛一时容易,久保持,其实并不容易到。特别对于农耕民族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二天一早,韩绛和王珪来找杜中宵,一起到外游玩。杜中宵为官多年,这还是第一次参加开封府的上元灯节,有许多新奇的地方。

    开封府闹的地方,向称为“南河北市”。南河就是汴河,大量船舶从开封城,河两岸商铺林立。北市则是城附近的市,因为靠近城这个消费中心,也是闹非常。这几年因为铁路的兴起,又有火车站附近,开始兴盛。

    三人了杜中宵家门,一向南,到了大相国寺。附近游览一番,看看天近中午,韩绛:“我们到厢国寺里寻个吃午再到汴河看灯。这里是城中最闹的地方,外地客商来了开封府,总要来游玩一番。附近的酒楼众多,可以尝一尝。”

    王珪:“那便去庆楼。离此最近,而且得好鲤鱼。这个季节,黄河里捕上来的鲤鱼,最是。我们去一条大的,用来佐酒。”

    庆楼,三人占了一个靠窗的阁,一边饮酒,一边看着窗外的风景。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