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91节(1/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见众人放酒杯,丁令德:“几位不知从哪里来?因何要过河去啊?”

    孟学究:“北边正在修铁路,我们到那里工。离家久了,今日一起回家去。现在时间还早,在这里饮两杯酒,去去寒气。”

    丁令德:“原来如此。北边工,不知好赚么?”

    孟学究:“似我们这些壮年的人,得了重活,一日有一百二十文。除此之外,那里还着一日早晚两餐,还是好的。几十日,能得几贯钱。”

    这里地广人稀,铁路修到了这里,除了修路的厢军,还要雇佣地方百姓工。因为人少,所以给的工钱就。哪怕开封城里,零工一日也就一百文左右,还不饭。孟学究这些人一天一百二十文现钱,还着两顿饭,已经是非常好的待遇了。

    自从火车站开工,数十里的青壮年,几乎都挤到车站附近工,孟学究等人也不例外。这样容易赚钱的日,一生还不知遇上几次,岂能够错过?

    说了几句闲话,丁令德:“几位客官,你们就是夏天时从北边来的契丹百姓吗?”

    孟学究听了不由愣了一,问:“主人家为何这么说?”

    丁令德:“听你们说话时,有些与我们宋人不一样。虽然音相似,有些字词却是不同。”

    孟学究:“不错,我们是从契丹过来,不过一样都是汉人,不是什么契丹百姓。老丈,我们在大宋过日,自然就是宋朝的百姓了。”

    丁令德连连:“说的是,你们现在宋境,自然就是宋人了。在宋朝的日,不知与你们在契丹的时候,过得好了,还是不好?”

    孟学究:“我们本就是穷苦人,没有什么积蓄。到了宋境,衙门又贷农,又贷良,现在自然是比以前好了很多。不说别的,几百人家,都能吃饱肚,以前哪里敢想!”

    韦信:“是啊,衙门里贷来的粮,人人都能够吃饱。而且这些赊贷又不要利息,来年还上就是了。又免了三年赋税,当然是比以前了许多。”

    借钱不要利息,在这个年代是非常大的优惠。对于穷人来说,并没有余钱放贷,不要利息,相当于借的人亏了。而对于有钱的富人来说,放贷本变是要获利的,借钱就有风险。

    宋朝的官府,是广泛向百姓放贷的。不过,一般都是有特别条件,要有抵押。青苗贷特别,是因为抵押的是田里的青苗,风险较大。而且就是青苗贷,同样是有利息的,而且不低。雄州给南逃来的百姓不要利息的借贷,本就是一优惠措施。

    几个人聊着闲话,说着现在这些南逃的百姓的境况。丁令德一一听在耳里,心中盘算,这些信息要怎么整合,让契丹人视他们为中钉。此事的目的,就是要让契丹人冬天攻这些人,而不要跑到其他地方去。怎么让契丹人恨他们?自然是他们过得越是舒适,契丹人越恨。

    细作

    涿州城里,时一鸣跟着几个差人,站在衙门左顾右盼。看看已近中午,:“几位哥哥,既然知州如此忙碌,一时间也不能见我们,不如到那边喝盏茶。这里寒风着,着实是不好受。”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