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95节(2/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杜中宵:“不错,正是如此。现在天钱粮充足,几场大胜,军队的士气正旺。不在这个是候作战,等到什么时候呢?一时不能全整训完没有什么,到战场上去。真正的良将,总能够在战场上脱颖而的。单靠军校,并不能选将帅来。”

    杜中宵:“其实不是在军校中学得好了,便是良将。真正的良将,应该是在战争中成起来的。不打仗,军校也治不好禁军。自晚唐以来,兵为将有,军队不考虑天百姓的疾苦,已经二百多年了。想靠着几所军校,把军队的面貌改过了,如何得到?”

    田况摇了摇:“事哪里能够那么简单?终究是契丹折了近万人,不会善罢休。”

    田况听了,沉默一会,问:“太尉的意思,是要在契丹的战事中,把军队改过来?”

    看着众人,杜中宵叹了气:“自全军整训,到现在半年多了。诸位看来没有?越到后面,军校里教来的军官越不如人意。虽然比以前严了许多,但军中风气,实在让人摇。”

    一定与契丹开战,而且越快越好,是杜中宵了枢密院后,越来越烈的觉。自己在随州练兵数年,练了一支三万多人的军队了来。有今天的功绩,已经是机缘巧合,非常了不起。到了现在,自己当时带的军队,正慢慢渗透庞大的禁军中。靠这三万多人,把八十万禁军改变,是不可能的。

    建了军校,刚开始禁军将领都不当回事,有一段时间,哪怕不识字,也能够从军校毕业。现在皇帝重视了,枢密院得严了,军校比以前好了一些。但也只是好了一些,而没有彻底改变。严了又如何?以前很多将领不识字,只是因为行那样,军中识字没有用。现在要军校毕业,要多识字,将门同样有许多这样的人。这一段时间,原来禁军

    张昇:“此战过后,契丹必会派人涉。朝廷该如何回应?”

党项之后,实际宋朝已经没有个的军事威胁,朝臣中要求稳定的声音很大。收复燕云,虽然是天一统的大义,虽然有皇帝支持,却不能说服整个朝廷一直到战争准备中。想消灭分岐,最好的办法就是战争。

    田况:“有什么办法?军校教的容就是那些,只要用心,总能够学来。现在军校中,多是将门弟,或者世代从军的。这些人,总是比百姓中新招来的有更难些。”

    听了这话,其余人摇了摇,一时没有说话。不经过足够训练,整训过后的禁军,就只能像灭党项时,狄青所一样。虽然能打,病不少。而且指挥不便,对朝廷不是好事。

    杜中宵:“刘几已经河间府建起了军校,河北路的禁军,可以整训了。契丹要想大规模开战,总要等到年。我们加时间,应该能编练足够的军队来。”

    沉默一会,曾公亮:“现在腊月,离着天还有近两个月。你们说,此战之后,契丹会不会在幽州集中兵,南河北?河北路整训过的军队,只有十五万人,此时与契丹开战,还是早了些。”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此次一定要把越境的契丹人全消不,杜中宵是故意的。契丹人不打,就会失去与宋朝打时的主动权,整个边境的形势都会就化。而一旦契丹准备战争,就可以借此平息对禁军整训的议论。

    杜中宵:“此战是在雄州,从到尾,本朝兵都没有越过边境。有什么好回应的?契丹人无端越境,等同侵,该我们向契丹问罪才是。”

    接了前线战报,几位枢密使副一起,商量接来的行动。

    田况想了一会,摇了摇:“太尉,是因为有战事,而需要有军队。而不能够为了整训之军队,而挑起战事。如果为了整训军队而与契丹开战,恕我直言,在不能同意。”

    杜中宵看着田况,一时不语。田况说的不错,没有战事,也就没有必要有军队。可问题是,话是这么说,但世间会没有战事吗?即使没有契丹,大草原上还会有其他族。只要朝廷的军队弱,草原军队必然就会南,没有什么侥幸可想。从这个意义上说,为了整训军队,改变军队面貌,挑起一场大国的战争是正常的。战争对杜中宵来说,没有什么军功加成,现在的军功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