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07节(2/5)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杨文广:“此事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现在官员,先编军中。若有不合用的,裁汰就是。拣选天武将,不拘是现在任军职还是兵职,只要是能够带兵的将领,就先招朝中。”

    杨文广:“还不能够这样算。贾逵所整训过后已经数年,转战万里,不是一般军队可比。现在河北路的驻军,大多都是刚刚整训,远不能相比。说起来,二三十万人还不能保得万全。”

    刘焕:“去年在朔州,耶律洪基不是还带了四十万大军,与贾太尉战于邑吗?此次所谓六十大军,又能够如何?只要妥善布置,他们也没有办法。”

    富弼:“北边契丹数月前就兵,今年要大举南。近日得河北路奏,契丹各已经在中京集结,看看就要南来。因为此事,朝廷忧心忡忡。”

    杜中宵摇:“太尉,京城的五军,是将要编成。离着真正编成,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呢。现在禁军兵员不缺,只是军官缺得太过厉害,一时之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杜中宵:“河北路东边,有河塘泊阻挡。契丹南来,如果早的话,只能从西边攻,无非是定州、保州一线。那里有十万驻军,阻挡契丹一时应该没有大的问题。但后边没有援军的话,可就难说得很了。是以对契丹最重要的,是要有援军。现在河北路的兵应该足够,但想大胜契丹,就必须要京城新整训的军队,能够北上。现在看来,此事并不容易。”

    这个话题很,军校培养人才不足,不只是不用心,而是牵扯到各势力的博弈。朝廷用了数年的时间,编了营田的、修路的、运货的,甚至开工厂的各厢军,才终于把禁军中的世代为将的人群慢慢分离了去。到了今年,整训受到的阻力已经很小,才能够完全整训禁军。这个问题,很多官员都心中自己明白,只是不说来罢了。反正整训即将完成,没必要再追究了。

    杜中宵:“今日不说从前,只议论即将到来的契丹大军南。来且饮一杯,众人尽讲!”

    赵滋:“两军作战,不能只看双方有多少兵,要看有多少战力。去年朔州的四十万人,实际战力不足十万,其余不的过是算人罢了。今年不同,依枢密院估计,全加起来,契丹南的应该有四十万战兵。依此算,哪怕是据险而守,朝廷也需二三十万人。河北路的驻军,只是刚够而已。”

    赵滋摇了摇:“开办军校五六年了,还不能培养足够将领,此事得着实慢了。非要等到大敌当前,才能用心此事,将来必然惹祸事。”

    杜中宵:“此话不错,契丹人来,与他们打就好了。只是,朝廷整训禁军到,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完成,打又谈何容易。契丹此次兴倾国之兵南来,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本朝在河北路,现在只有不到三十万兵,要防御契丹可不容易。”

    三衙的李昭亮:“河北路通了火车,随时可以增兵,也不需要怕契丹。京城新编了五支军队,若有必要,沿着铁路运到河北就是。有五十余万大军,契丹兴倾国之兵,又能够如何?”

    杨文广:“不错,现在军中的军官缺得厉害。没有别的办法,三衙与枢密院和中书商量,从全国各地,调实有才学的兵职回京,在军校短暂培训之后补军中。两人其他军中调一分军官来,打了重新安排,让各军成军。如果作战的话,就要各位

    众人一时不语,默默饮酒。贾逵能在朔州让耶律洪基无可奈何,一是据地利,二是以逸待劳,诸多因素混在一起,才能轻松抵挡住契丹攻。今年在河北路,肯定没有这样的条件。

    刘涣:“新整训来的几军,只是有了军号,也有士卒。但各军的军官,缺得厉害。若是依照军中规矩,现在的军官,不足三万。要想作战,只怕难得很。”

时候。”

    说完,带领众人又饮了一杯酒,说起了契丹南的事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富弼:“如何能比?去年在朔州,耶律洪基的四十万大军,大多都是幽州的兵,真正能战的不过六七万人。今年可不同,契丹仅仅招集的族骑兵,就有三十余万人,是去年五六倍之多。”

    富弼:“契丹此次发倾国之兵,治族,俱都集了兵。据说,此时中京以及临近幽州的地区,聚了三十余万大军。还有刺民为兵,又有近三十万。近六十万大军南来,前所未有。”

    张玉:“兵来将挡,来土掩,契丹人来与他们打就是,有何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