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10节(2/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疾风暴雨

    前线的将帅对宋军的战略并不十分清楚,对于最层有意在幽州全歼契丹主力更不知。他们现在得到的命令,是守住各州,先把契丹人的锐气耗光。

    杨遂心中一动:“太尉的意思,是怕契丹人攻定州?”

    第七卷 决战幽燕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想了一会,杨遂:“定州有刘太尉的五万大军,契丹人想攻破那里,可不容易。”

    曲位于定州西北,正当太行山来的路。山中路沿着泒河谷,北上到灵丘、飞狐。这是太行山中的重要路,宋朝格外重视,沿着河谷修了一系列堡寨。这些堡寨都不大,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迟滞攻的

    卢政听了,急忙问:“契丹人退了,我们追是不追?”

    以前线集结重兵,供养不易。纵然河北路的禁军需要的大分粮草来自河北路,要运到前线去也不容易。分散驻军,除了守各个城池之外,也是就近取粮,不需运输。现在不同,在铁路修通之后,后方的粮草可以源源不断运来,宋朝的主力兵团靠前,都布置在了沿边境几州。

不容易了。”

    景泰叹了气:“说该是如此。不过,战事一旦牵连定州,事就会混。到时了,很多事也就说不清楚了。石太尉、杨太尉,你们不需要理会这些,只要谨守地方就好。若是契丹真攻定州,有了事自有卢太尉的兵置。最要的,是你们一定要守住广信军和安肃军才好。”

    随着技术发展,宋朝经济改善,整个战略态势都不同于从前。依托铁路,宋朝可以组成各个重兵集团,防守要路。契丹如果不把边境重兵集团打败,一旦,就可能会被重重围困。不过,这大的改变一时间契丹无法认识到,的战略布署,很难适应新的条件。

    以契丹骑兵的速度,一旦突破,数十日就可以到开封城。那时往往宋朝来不及集结兵力,就面着两国决战。宋朝特别忌讳契丹南,便就是如此。单以兵力算,其实宋军往往占上风。但分散各城,到了前线的战场,往往是契丹占有绝对优势。

    石遇:“太尉放心!我近万兵,枪炮齐全,必不会!广信军就只有那么大,契丹来多少兵也没有用。几个月时间,契丹人想围,也围不住我们。”

    以守为主,各自筑城,而不追求主动攻,是因为这个年代,守城有很大的优势。一两千人守的一座城池,只要防守方资充足,攻方聚集数十万大军也难攻破。保州和雄州前线,宋朝筑了几十城,把百姓全都收容起来,便就是这个原因。虽然城池较小,但契丹想攻破却难。

    景泰笑着摇:“现在说那些还为时尚早。那大事,非要朝廷主不可。不过,你们可要好准备。真击退了契丹人,岂会不趁势收回幽州?”

    杨遂:“安肃军北边有葫芦堤,契丹人可以越境攻的地方本就不多。太尉安心就是。”

    景泰:“为了防契丹人南,枢密院提前数月开始布署。了这么多心思,如果还是了岔,我们就无法待了。保州地方,实际只能容五万军队,再多人就没有用了。最关键的,我们不能被契丹人切断联系,分割包围。所以筑城的时候,都是数城聚在一起,可以互相帮助。我们估计,只要守住两个月的时间,契丹人就该退去了。”

    以前的宋军很少有主力兵团,往往是分城而守,每城的兵力都不多。契丹人南,往往是突城几城之后,便就如无人境。后方哪怕有没攻来的城池也不在意,每城兵力不多,守城则有余,却没有攻的能力。可能契丹主力已经到了开封府周围,后方的宋军只能看着,反应。

    有铁路向前方运送资,有充足兵力,宋军的打算,就是在最初几月先消耗契丹兵力。等他们疲惫不堪的时候,再投大量的生力军,攻作战。战略的重,初期要让战事集中在前线几州,不要蔓延到地。特别是要防止契丹大骑兵,突破前方线,突然地。所以对契丹可能攻定州,刘几和景泰等人都特别在意。

    景泰:“不错,帅司的估计,契丹人可能兵分两路,一路来保州,一路攻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