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35节(2/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文彦博听了连连摇:“太尉,数十万大军在河北路几个月了,加上原来的河北路禁军,不知费了多少钱粮。再要给幽州百姓救济,哪里变粮来?”

    这是怎样的功业?自己会成为历朝历代武功最盛的帝王,无人可比。十几年的时间,平灭党项,恢复西域,再北上草原,这样的战果无人作到过。

    田况捧笏:“杜太尉言,幽州被契丹刻剥尤苦,民间已经无余粮。大军北上之后,朝廷要给予救济才行。不然,民间无粮,数十万人饥寒迫,只怕会。”

    崇政殿里,赵祯看着几位大臣,:“河北杜太尉来奏,近些日契丹似有不支。担心其退去,拟动大军,倾全力征讨。众卿以为如何?”

    众臣一起捧笏:“陛圣明。”

    杜中宵直接指挥的军队三十万,加上十三郎和刘涣的十万人,还有怀德的约九万人,兵力已经超过契丹。双方战力相差甚远,实际于绝对优势。

    曾公亮:“到了这个时候,无论如何也是要有粮的。如若不然,朝廷重占幽州,治百姓却没有粮吃,会现什么事?相公,不用什么方法,都必须有粮。”

    学会用债券,一很多事就简单了。战争再钱,提前借一年的不能吧?以现在宋朝的经济实力,每年的财政收,一年的钱,足够应付战事了。

    文彦博捧笏:“不知杜太尉的征讨,是意如何?”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草原人才多少?四十万大军,只怕要百年才恢复得过来。这一战之后,宋军可以从容北上,不只契丹,而是扫草原的所有势力。汉唐的伟业,已经在招手。

    韩琦:“如果这样,只能从两浙和江南路想办法。让那里尽快把粮运来,运到河北路。两浙路和江南路并没有征粮,民间应该还有余粮。”

    力求全歼

    商量了战事,几位大臣告辞来。了垂拱门,文彦博对田况:“太尉,刚刚月初,杜太尉怎么就要攻契丹?以前说的,不是等到年后,天气和的时候,再大举开战吗?”

    赵祯:“依杜太尉所说,虽有难,总要争取到。不过,相公说的是,前线四十万人,要到着实难了。是以,我命龙卫军张玉,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雄州,听杜太尉指挥。契丹人是骑兵,骑兵不足难以全歼。现在捧日军和神卫军在德州一带,一时之间,赶不到北方。”

    不过,殿中的群臣却不这样想。在他的里,军队的实力主要还是人数,甚至某程度上,契丹军队哪怕人数少一些,也依然是军。杜中宵要用四十余万人,全歼契丹四十万大军,令人吃惊。

    现在前线队,除了杜中宵所,还有在京东路堵截契丹南的十三郎所的捧日军和刘涣所的神卫军。如果杜中宵北,这两支军队必然要立即北上,怀德等人围剿契丹军队。

    田况:“没有办法,现在看来,契丹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能打。再不开战,只所他们持不去要退兵了。四十万大军南来,可不是容易

    赵祯看着众人,一时间没有说话。自己也没有想到,真有这样一天,不只是收复燕云,而是要全歼契丹大军。这些日赵祯很清楚,契丹的四十万大军,是北方草原的全战力。如果一次全歼,后边攻草原就是胜利大军。自中唐以来,压在中原上的草原势力,从此就一扫而空。

    文彦博:“陛,契丹战兵四十万,皆虎狼之师。杜太尉要将其全歼,谈何容易。当然,真能到,可谓盖世之功。不过,前线只有四十余万人,能不能到?”

    赵祯:“那便如此,从两浙和江南路征调。前些日印了债券,朝廷还有余钱,可以用钱向民间和买。现在只要能买到,就是大事。”

    文彦博只觉得大如斗,一时间没有说话。最近几年战事不断,供应军粮已让政事堂痛。如果再救济幽州,实在太难。

    赵祯:“全歼四十万契丹大军于幽州,不使其只北还!”

    听了此话,崇政殿里的几位大臣有些发蒙。虽然多次听过要全歼契丹大军的话,但直正到了这一刻的时候,还是到震惊。对于众人来说,打败契丹人并不骑怪,要想全歼,实在难上加难。

    富弼了一气:“自太尉北上救唐龙镇起,便就军威复兴,连战连胜。如果这一战胜了,天间再无敌,武功可迈汉唐。我等众人,可比卫霍,是何等功业!”

    龙卫是原来的上四军,属骑兵司,整训之后依然是骑兵。杜中宵手有不少骑兵,不过都是分散在各军之,没有单独的骑兵队。如果契丹人败退,追赶并不容易。

    千年来,武帝时卫青和霍去病击败匈,建功立业,是何等的荣耀。功比卫霍,对于军人来说,是最的荣眷。在这一刻,杜中宵离着那个距离格外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