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43节(1/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韩琦拱手:“幽州现在最缺的是粮。可以从两浙再和籴些粮,运来幽州。每日施粥,保证不会有人饿死。能持到年,就有办法。这些活来的人,必然念朝廷的恩德。”

    赵祯,转对杜中宵:“太尉以为,应该如何?”

    杜中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幽州百姓艰难,一是缺粮。便如相公所说,从地运些粮来,先保证不饿死人。再一个,契丹搜刮太过厉害,幽州百业凋弊,百姓挣不到钱。便如今天城门外的宗海,他本来有自己的酒铺,以前应该衣无缺。但现在人人都没有钱,不来生意,家人只能冻饿而死。朝廷要的,一是要组织生产。契丹签军,青壮大多被刺军中,民间缺人手。由衙门面,把人组织起来,让各家互助,让他们有事,能领到钱,是要务。还有一件,朝廷占领了这里,钱币也要通行这里。可以让中书运些钱来,地方上些事,修桥铺路运粮,不什么都可以,把钱发到这里的百姓手里。百姓手里有钱,就有商人贩粮来,也是办法。”

    赵祯听了连连:“有理。若只是由朝廷施粥,一是朝廷费不少,再一个不是久之计。若是让百姓活,衙门给他们发钱,就好得多了。百姓得到了钱,衙门也了事,两全其。”

    杜中宵:“这是以工代赈,让百姓工赚钱,渡过灾荒年月。”

    赵祯:“如此,总得有个名目。这里什么事合适?这是驿路,看起来有些残破,可不可以让涿州等地,招百姓来修整路?修桥铺路这些事,起来总是对的。”

    杜中宵:“当然可以。不过,修整路用不了多少工,能照顾到多少人?得幽州之后,最重要的其实是修铁路。用铁路连通雄州和幽州,百姓工挣钱,对朝廷也有大用。”

    赵祯对韩琦:“相公以为如何?这条铁路,应该是必然要修的。”

    韩琦拱手:“陛说的是。占了幽州,把铁路修到这里,就固若金汤。既然如此,等到战事一结束就开始吧。除此之外,大量的契丹俘虏,也可此事。”

    关于此战中俘虏的契丹人,赵祯和几位重臣商量过了。签军是被迫当兵,可以回家。但是草原来的游牧骑兵,不可能再放他们回到草原。最终会被打散,要么分到厢军养,要么就其他事。中原被草原上的民族害得苦,不可能再把他们放回去。

    商量了修路的事,赵祯:“此战胜了,要想恢复幽州繁华,可不是容易的事。不来这里,怎么知契丹把这里祸害成这个样?罢了,幽州之地,免三年赋税,且休养生息吧。”

    杜中宵和韩琦拱手:“圣上英明!”

    这个样的幽州,收赋税又能够收到多少?四十万签军,大量死亡,这里不只是穷,还大量缺乏劳动力。没有一二十年,只怕恢复不过来。免赋税三年,让民间休养生息,是必要的。

    从开拓河曲路,杜中宵参加过许多战事,收复过许多地方,还是第一次遇到幽州这个样的。一场战争,青壮尽空,民间凋弊,哪怕有钱,人力也不足。契丹是大国,不只是对外有战力,对破坏的能力也不弱。数十万大军南,为了供应这支大军,许多地方都受到了大破坏。

    兴,百姓苦,亡,亦百姓苦。幽州真切应了这句话。

    了房门,韩琦叹:“恢复燕云,本来应该是兴的事。可陛亲来,却见到民生凋弊,必然心中不喜。唉,这个时候,或许陛不来才是好的。”

    末路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