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章(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收回来的三十石粮扣掉粮税人税各税还有各损耗,拿到手的谷稻大约还剩七成,也就是二十石左右。

    预留一半新粮充当粮,剩的十石才是和粮商易的。

    毕竟与贺来贵家相比,人比更多的,有的人家二三十人,也就这么多地,跟他差不多的良田又没他多。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略来算,十石粮能收九两左右,单是稻的收能有这么多,这在河东村已实属难得。

    贺来贵洗漱完,走来听到她这话,脸越难看,“好了,还要骂到什么时候,我了一天还不能多睡一会儿吗?”

    他可不是那亏待了自己的人,一到了芒、秋收的时候,他赶请短工上门活。

    当然,收粮的时候自然是没有这么的,毕竟收粮收的都是带壳的稻谷,而不是去了壳的大米。

    照现在的粮价,一石糙米是一两五钱,一斗则是一百五十文,一斤十三文,米则是一石去到了三两六钱,三十文一斤寻常人家本吃不上。

    再加上负担少,亲娘六年前去世,亲爹主要靠大哥养老,他只需要每个月一百文就成,逢年过节买布匹成衣,再就成。

    贺来贵家里人少地多,共有十多田,八亩旱地,二十多亩地光靠他一人得到什么时候。

    贺惯会躲懒的,像他这个年纪的汉活了了几年了,可他一到活的时候就说自己得去忙功课。

    除了田,他们家可还有旱地,旱地黄豆,样样皆是活儿,这活儿是怎么也不完的。

    用一两换家里人吃饱肚加十两袋,这算盘他还是会打的,要换其他人肯定剩这一两银自己拼死拼活地埋,贺来贵他可不愿意啊。

    到时秋收再半两,拢共加起来一两就能收接近三十石粮

    其实不然,贺来贵一般门去只是找个地儿看着雇佣回来的短工活,自己压不需要地。

    三十石粮看似很多,实际上淮州毗邻鱼米之乡,平百姓想靠米粮攒钱显然是不可能的。

,一边砍柴一边骂,骂着骂着还把贺来贵和贺骂了去。

    一天十二文,不包吃住,为了秧他请了三个短工一人八亩地,算上半两就差不多了。

    实则在屋里不是看话本就是睡觉,正事是一儿也不听了他娘的叫骂声,翻过蒙着继续大睡起来。

    前些年大哥还直接搬到县城住了,也不常回村,倒是他时常借着探望父亲的名义去大哥家打秋风。

    商到村里收粮,大概便是一石稻谷是八钱左右,主要看稻谷的质量,谷稻饱满的可能去到一两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