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都认为不合理,甚至有人发了弹幕:
【七十古稀,老人家都那么大年纪了,还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还是唯一的后代,未免太残忍了吧?】
“嗯,有难评。说他不对吧?古代没有养老制度,而且七十岁的老年人确实没有劳动力需要人照顾了,说他对吧?总觉得哪里不对。”
【关键是,他都是罪犯了,除了被冤枉和确实有隐的,不然本
就不是什么好人,不是好人却孝顺的孩
,真的没那么多】
【不是,只要家里有老人,犯罪都能留在家里养老??】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
弹幕果然因为存留养亲制度爆发了一波。
【你难没有父母吗?没有祖父祖母吗?】
【熊孩都是熊家
养育
来的,他没有好好教育孩
,老年凄凉是报应】
【我就想知,如果存留养亲碰到大赦天
,是不是就相当于没受到
罚?】
“咱就是说,结合一大赦制度……”伍
华看了
弹幕:“要不然咱还是别说了,看弹幕区的大家说?”
古人发现自己的弹幕发上去,都被自动翻译成了现代人的说话方式,不由有些别扭,但是因为看得懂,且忌惮天幕不知是什么样的存在,于是没有多嘴。
【又不是完全没有罚,不还是要打板
吗?】
【我觉得这不是孔孟主张的孝,这就是一个免死金牌!】
古代人却有完全不一样的看法。
【这制度的设计合理吗?老人没人奉养,国家可以养啊,那其他老人被罪犯杀了唯一的后人怎么办?罪犯的爹娘要奉养,其他老人就活该孤苦终老吗?】
【对啊,而且古代没儿不是可以过继吗?这个孩
死了,再过继一个不就好了?】
只要爷爷和父亲死的早,曾祖父母也是可能的,还有就是年老,年老是指年七十以上,古代七十可是古稀了,和我们九十岁一百岁一样罕见。”
“同时,《唐律疏议》规定了徒刑的罪犯如果符合留养的政策,比如说徒刑一年,可以用打板一百二十
代替,明清规定了徒刑
刑的罪犯如果父母老疾,也就是七十以上或者不能自理的疾病,没有人可以侍奉养老的
况
,先打一百板,剩
的罪名可以
钱赎。”
弹幕刷新地极快,伍华看到打板
这条弹幕,不由
,
嘴解释了一句:“《唐律疏议》和《大明律》、《大清律例》都有关于存留养亲的相关记载,《唐律疏议》说的是权留养亲,其实是一个意思,只是唐朝规定,
刑罪犯八十岁以上或者‘笃疾’,在家里添丁
或者老人过世之前,都可以暂时留
来为老人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