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在不停说我爹我,拉大旗的朱棣嘿嘿一笑,一
都没有不好意思。
“但事实上,没一个儿孙肯听朱元璋的话。”
古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怎么可能?
朱元璋听了这话,立刻看向了朱标。
而朱标也真的没打算就听亲爹的话,不变这“祖宗之法”,事实上朱标看好多都不顺,能劝亲爹改的都改了,劝不动或者不好劝的,都忍
来,琢磨着自己以后改呢!
朱标……朱标低了
。
想到朱元璋应该在听自己的频,伍
华笑了:“这其实也很正常,毕竟谁家儿
孙
耐烦听老父亲那一
啊?特别是自己当了皇帝了,还不能有
自己的想法?”
伍华笑
:“有明一朝,需要用明太祖定
来的规矩的时候,皇帝就说祖宗之法不可变,不需要用到的时候,就说我爹/我爷爷/我太爷爷当初就是我这个意思,你们这些大臣不懂,我爹
我!”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
此时此刻,没有人怀疑朱元璋的继承者是朱标。
伍华这时候还在说着:“参军第一年,朱元璋就从一个大
兵获得了大领导的赏识,领导还把自己的养女嫁给了他,二十七岁的时候,他回乡募兵拉起了自己的队伍,没多久就有了自己的地盘。”
没这么说过的朱标面对大家的目光,觉这不是自己能说
来的话。
“这其实也很正常,一来是这是不世功勋,自然应该自信,二来是因为古往今来开国皇帝,除非是被拥立的,不然鲜少有不自信的。”
这时候倒是有很多先人非常认同朱元璋是个天才的说法了,这不是天才没法解释啊!
“三十一岁,朱元璋成为了吴国公,三十六岁,成为吴王,四十岁,成为皇帝。”
这个惊讶程度不亚于告诉现代人,一个自己边三四十岁的都没能升值当个小领导的普通工人若
年后会成为□□。
“自信的朱元璋就想把大明世世代代的法律都定来,而且还给后代留了句话,叫
祖宗之法不可变,让儿孙记得遵循自己的法律。”
单单只说几个年龄,古人就知朱元璋这家伙多能打。
不说别的,就说一年获得领导赏识、两年拉起队伍打地盘,这是一般人能
得
来的事
吗?
毕竟有几人能和苏洵一样一把年纪立志读书还能大晚成的?
“从二十五岁开始起家,四十岁的时候,朱元璋就已经是个很成熟的君王了。”
“并且,从一个平民到皇帝,朱元璋本是非常自信的。”
古代二十五岁的人,孩至少都已经生了几个了,都说三十而立,但是二十五岁的时候能不能成才,在古人看来基本都固定了。